如何说服病人去医院
问: 老婆生产后3个月,情绪变化不稳定,急躁,爱哭,跟家人的关系处不好。怀疑得了产后抑郁症。劝她去医院,她坚决拒绝。该怎么办? 答: 去不去医院,取决于我们对「病」的认识。 如果是身体不舒服,头疼发烧,去医院看病并不为难。虽然有时也会犹豫,小孩害怕打针,大人希望省钱,或者怕耽误时间不愿意去医院,那都是评估了利弊,认为身体的情况不严重,靠自己能扛过来,没必要去。但如果换成心里...
问: 求教:孩子两岁,情绪控制比同龄孩子困难。一着急就犯浑,尖叫,满地打滚,让人受不了的那种。在家里可以把他关到屋里,由他叫,等情绪自然冷却。公共场合没办法,只能哄。一哄就不得了,提出来的全是不合理要求:爸爸要认错,妈妈要道歉,爷爷奶奶也要服软,全得按照他定下的规矩来。心累。 这么小的孩子,讲道理也讲不通。打也打过,哄也哄过,顺着逆着都试了,实在没辙。成长经历也没有什么,估计是天生的...
我参加了一次团体。在团体中我卷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有人对我很生气,他觉得他的人生被我否定了。说着他就激动起来,谁劝也不行,开始回忆自己卧薪尝胆的付出,他那么努力,那么苦,我凭什么说三道四? 这让我有一种熟悉的震惊。 我仔细地反思。很确定,我对他没有不满,也不想跟他有冲突。但冲突就是发生了,这里蕴含了某种熟悉的悲剧性。我说熟悉,因为这种事远不是第一回。就类似于「我不喜欢吃葡萄,而葡...
什么是知识?很多人都对它有误解。 知识不一定是高贵的东西,也不一定有用。 当我们开始考虑知识的实用价值,它就已经成了另外一套东西。知识本身——纯粹的知识——是屠龙之技。为了把它做成一个有用的「产品」,不得不做出某种简化甚至扭曲。 这不是抱怨,也不是炫耀,只是陈述一个加工转化的过程。就像我们把铁矿石变成铁器。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让大家看一看心理学知识的原貌。这样你就知道,...
今年,罗振宇的年终秀结束之后,对这位知识明星的嘲讽特别厉害。 最辛辣的比方是这么说的: 中年人为知识付费,就好像老年人买权健,是出于盲目的焦虑而购买无意义的产品。 一种愚蠢的「智商税」。 这让我稍微想谈一点不一样的想法。 我其实也不太喜欢以罗振宇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但我觉得,大多数人反对他的方式并不高明。 拿保健品类比吧,你要怎么劝我不吃保健品? 直接说保健品不好,我不一定接受。 除...
特意错开了新年第一天,今天写一篇文章。 跟大家聊一聊我在做的事。 想聊这件事的冲动已经很久了,但总是不确定如何表达。直到这次新年,因为一些契机,我才终于想清楚一直在酝酿的那个感受要怎么说。 它是在某种意义上的,不自由。 意识到这份不自由,是因为这两天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新年祝福。——别误会,这些朋友很好,祝福也很好。只是它们唤起了我的一种焦虑,觉得有必要融入这样的氛围,展现出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