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做家庭治疗,经常会遇到有冲突的情况。

一个人希望另外一个人做某事,

不要早恋/赶紧恋爱/结婚/生娃/再生一个娃……

而另外一个人不情不愿的时候,

提要求的人就会抓狂,着急,甚至暴怒。

 

人一抓狂起来,脑子就会发昏,

有时候无计可施了,就只能依靠原始手段,

威胁,恫吓,要挟,甚至诉诸暴力。

暴力是这样的一种语言:

「老子管你愿不愿意,反正你必须按我的做!」

 

这样有效吗?有效。

「你不好好学习,小心我没收你的零花钱!」

「什么时候把作业做了,什么时候找我拿钱。」

「不服?信不信我堵上你的嘴!」

简单,不费事,一句废话都不用多讲。

前提是不要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人,

只是看成一个「执行」指令的工具

工具没有意志,没有情感,没有主观好恶,

只要按你的要求做,就是好工具。

 

但工具有一个问题——

工具没有灵魂。

就算他做到你要求的一切,那也是你要求的,

你得到他们的行为,得不到他们的心。

 

有的父母狂揍小孩子:「怎么你就不爱学习呢?」

逼得小孩眼泪巴巴地写作业。

作业是写完了,但是写得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的地方是改正了,但还是不理解。

不理解可以听课,但一上课就走神。

架不住小孩就是对学习没感觉啊。

你逼急了,他就哭给你看。

反正就是不爱学习,你逼到头了也是这样。

 

换句话说,你足够牛逼,可以逼别人做一些事,

但永远不能逼别人「发自内心」地做事。

用这种方法,让人在流水线上从事简单劳动,可以,

但要逼一个人做复杂工作,发挥创意,带入情感,把事情做好,还要热情洋溢地做好,就难了。

逼一个人谈恋爱,结婚,生娃,生二胎?

那简直就是开玩笑了。

 

所以,要怎么解决这种冲突呢?

很简单,只要愿意把对方当成活生生的「人」,

理解他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理解之后,设身处地站在人家的角度上,

想一想你可以做点什么,

让他在可以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愿意与你达成一致。

 

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想法,然后才能改变对方。

这在一些人看来几乎等于常识,

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完全不能接受。

这些人可能太渴望,或者太依赖手中的权力了,

以至于无法容忍身边有不同想法的人。

「你怎么跟我想要的不一样?」

没有别的办法,唯有把你不当成一个「人」。

 

往期回顾:

世界正在惩罚看手机的父母吗?丨心理学怪谈

我想做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丨心理学怪谈

被父母催婚,你还可以这么办丨心理学怪谈

一分钟就能掌握的管理术丨心理学怪谈

这句话会让一切沟通变成徒劳丨心理学怪谈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