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正念冥想(mindfulness)越来越火。
 
也许是生活压力真的越来越大了(据说这是硅谷创业者们最流行的减压方式)。打开苹果手机自带的「健康」App,四大模块之一就是「正念训练」。让我很吃惊:这东西现在已经这么主流了吗!
 
我是十多年前开始接触到正念的。当时还只是一种非常小众的冥想方法,在美国也远远称不上流行。我的师兄,现在在北大心理学院任教的刘兴华教授,是国内第一批从事正念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第一次听到正念这个词,就是在跟他闲聊的时候。那时候没有觉得这个东西有多么了不起,只记得他随随便便提了一句,我们问:「能不能感受一下?」他说:「好,我们感受一下。」然后就开始了,没有刻意雕琢的环境或环节。
 
我就在那样的随意中,第一次踏入正念的门。
 
时至今日,正念冥想变得越发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好像是一种带有宗教氛围的,需要庄严对待的仪式一样。每人一张瑜伽垫,一个蒲团,这是最基本的。还要有布置整洁的精舍,安静不受打扰的时间,如果能焚香沐浴,自然更好。
 
正念也被渲染得神乎其神,无所不能。乔布斯和马云都是在正念时得到的灵感,也有人用正念治好了几十年未曾疗愈的顽疾。这是一种源自东方的,古老的神秘智慧(有趣的是,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很迷恋「东方」这个词背后的神秘感)。人们一边练习正念,一边聆听来自灵魂深处的神启。
 
但我天生不容易受这些「神秘体验」的影响。我也不相信它的目的只是为了创造一些玄之又玄的体验(如果只是如此,它跟嗑药有什么区别?)。
 
我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正念是什么。
 
 
 
所谓正念,在我最初的体验中,就是静静地坐着,坐着,坐着……觉察自己的呼吸。
 
如此而已嘛。
 
要说放松,当然是放松了一点,可能对健康有好处吧。但深呼吸不就是能让人放松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久坐不动,也没那么舒服……
 
就我个人而言,常常会冒出很多负面的感想。腿坐久了会酸,屁股会痛。身上会发痒,老是忍不住克制自己挠一下扭一下的念头。比起身上这些感觉,心里的想法也许更为烦躁,也更为层出不穷:「坐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几点了?」「我明明有那么多事没做,却在这里呆坐!」
 
并没有什么神奇的体验,仍旧是一地鸡毛。
 
也许是我缺少正念的慧根?
 
一种自我怀疑的念头油然升起。尤其再看身边其他人,端坐时是那么沉浸,那么肃穆,那么放松。我感到很羞愧:难道只有我是这样的一个俗人?
 
我要怎样才能进入「正念」的境界呢?
 
 
 
2013年,正念减压项目的创始人,美国麻省医学院的卡巴金教授来中国。我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的回答让我很震动。他说:你这样就是正念了。
 
我愣住,以为他是在随便敷衍。
 
我说:正念不应该是很深层的内在体验的吗?
 
他说:正念没有什么「应该」的样子,正念是「本来就是」的样子。
 
啊,像废话一样的真理。但我还是没有想通。
 
我问:我平时生活也是这样的啊。为什么现在这样就是正念,平时就不是?
 
卡巴金说:平时我们很少觉察。
 
「觉察」这个词,他一直挂在口头。听起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但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觉察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沉浸在我那些庸碌和琐碎的同时,带着觉知,去观察【我】的那些庸碌和琐碎。
 
对啊……这就是「我」!
 
很烦躁?但这就是我啊。
 
很难过?这就是我啊,我就是难过啊!
 
对自己很失望?这也是我啊,我没法不失望啊!
 
那些烦躁的,不安分的,不断涌动的心念,就是「我」这一刻如实的样子。
 
没有好不好,该不该,它就是本来的样子。
 
当我看到这一点,反倒可以安静下来。
 
 
 
这是我自己练习正念的体会。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正念感兴趣,这是一件好事。但他们希望通过正念练习,「达到」某种更好的状态。而我想说,这种希望刚好不在正念里。
 
正念就是现在,就是此刻,就是自己如实的模样。
 
可以不用特意焚香沐浴,去追求一种正念的状态,只要回到此时此地,看到自己这一刻在干什么,想什么,感受什么,头脑里涌动着多少杂念,包括自我怀疑,包括对当下的不满……那么,这一刻已经就是正念的状态了。
 
听上去并不难,对吗?
 
难就难在,我们都太想摆脱当下了。
 
 
 
我在人生实验室里加入了正念训练,每天两场。每一场几乎都是爆满。我们请到的老师叫贾坤,他是一个非常有禅宗气质的正念练习者。有时候他会说一些看似奇怪,但很有深意的话。参加实验室的学员,经常记下他的「金句」。
 
有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正念没有那么高深,学会一个字就够了。
 
是什么字呢?
 
他说:就是「哦」。
 
「哦」的一声,就是觉察。
 
哦,我看到了——很温和。
 
这样一来,正念就可以运用在生活的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场景。等车的时候可以正念,排队的时候可以正念,做PPT的时候可以正念,健身的时候也可以正念。任何时候回过神来,看一眼自己的状态,都可以说一声「哦」。哦,我刚刚走神了。哦,我的胳膊有点酸痛。哦,我又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坐得住了。哦,我又在懊恼过去了。哦,我开始担心明天了……觉察到这些,就很好了。
 
把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时不时地看一眼自己,带着接纳,带着慈悲。不必指责,更不必疾言厉色(当然了,如果非要自责也只能随他去,哦,我又对自己不满了……)。
 
这样坚持做下来有什么好处?放松身心吗?
 
我说不清。但我觉得生活中每做一件事都用来追求某种好处,这种状态好像也不太对。生活当中好东西已经够多的了,就当是暂停片刻吧,不提供新的刺激,也不抹杀过去的经验,只是看看事物原本的样子。这样,也算是一种意义吧。
 
但正念真的只是如此吗?会不会太肤浅了?
 
哦,我刚刚又在怀疑了。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