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与人的差距,常常体现在行动力上。
 
我最近遇到一些厉害的90后,很佩服。他们比我年轻,但在各自的领域都算是高手,甚至是老手。有一个94年的朋友,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创业年龄比我还长。他分享了一条人生感悟(94年,就有人生感悟!):
 
做事的时候要盯着事,不要盯着「自己」。
 
什么意思呢?他讲了一个故事。
 
他上大学的时候打算创业,方向跟他的专业几乎没关系,他做事又经常是三分钟热度。他身边的人都非常不看好,纷纷劝他,大意是:「世界上有经验有才华的人那么多,你什么都没有,拿什么跟别人竞争?」他很迷惑,还去做心理咨询。咨询师也理智地建议他,先通过旁听其它专业的课程或者实习,获取对这个行业的一些基本了解,建立一定的认知和经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总觉得咨询师这时候不该提建议……)
 
但他是个急性子,实在等不得,就创业了。
 
正如你想象的一样,他边干边学,奋斗了好几年之后,他的项目……没有成功。但他积累了一些经验,加入了这个行业最大的公司,并且拿到了不错的职位。他说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还不是从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而是从此对自己进入新领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了信心。他说:
 
「你就是想做这件事,这是唯一重要的。你行不行,懂多少,都不重要。」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同时,为了避免它被歪曲理解为「凭一时冲动,就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用计较后果」,我想强调一下这里真正的重点。
 
重点在于,对自己的想象。
 
很多人考虑做一件事的时候,头脑里先有很多「我」:我有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我做没做好准备?我有多少竞争力?……这些思考除去理性权衡之外,往往还有一层顾虑:这件事凭什么是「我」来做?它是「我」的事吗?
 
这样想来,宁愿慢一点,把自己先理顺再说。
 
仿佛「我」要先成为「对的人」,才能开始做这件事。如果不成,我就再等等。——但有些人是反过来的。他们的顺序是:先做事,再成人。事情是第一位的,「我」不重要。我基础不好,能力不足,又怎么样?遇到问题我就解决,这个过程会让我快速提高,「我」会越来越接近成为「对的人」。
 
所以这些人走得很快。是因为跳过了那些按部就班,蓄势待发的时间。
 
我以前也讲过,有一些学术会议邀请我做发言,过去我通常会谢绝,但最近开始让自己迈出了这一步。因为我在反思:我是担心自己讲不好吗?不是的,我知道自己能讲好。我担心的是:这不像是「我」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跟那些老前辈一起同台,「我」也太狂妄,太不知谦退了。「我」应该等一等,等岁数大一点,资历长一点。但我意识到这些想法之后,我问自己:你想讲吗?
 
你想做这件事吗?
 
我想做。那就去吧,不用老盯着「自己」。
 
 
 
最近在开店,也在接广告。后台有读者留言说:「少接一点广告吧。」还有人说,看了文章,刚觉得有点启发,一看最后是广告,就完全不能接受。
 
我还真问了这个读者。
 
她噼里啪啦说了一通:「你变了!所有人都在网上做广告,没想到你也会这样!你在利益驱使下还能安心做学问吗?以后能不能好好写文章?」
 
我有点火大,心想别人掏钱请我写文章给你看,文章对你也有帮助,你还反过来责怪我?但我身为心理学家,还是要理解一下她的感受。我问:
 
「你也没有损失什么,为什么那么生气?」
 
她说:「我损失了时间!我觉得被你骗了。」
 
我说:「哪里被骗了?」
 
她说起来理所当然:「你并不是诚心在写这篇文章,你是为了赚钱才写的!」
 
我有点明白了。我说:「但文章对你有启发啊。」
 
她又强调了一遍:「但你不是诚心在写啊!」
 
我理解了,我相信这种想法也代表了一部分读者的想法。他们并不是不能接受我赚钱,他们只是相信一篇文章的价值,会因为「作者在赚钱」而受损。同样一篇文章,如果是作者免费(或者说,诚心)写的,读者就可以安心从中收获启发。如果作者另有目的,这些启发就打了折扣。说白了,他们看重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作者是否出于无私的动机为我写文章?他有没有在利用「我」?
 
所谓诚心的意思,就是作者是不是把「我」放在心上。如果失去了这一份心意,这篇文章再好,我也是不想接受的。——在情感上会觉得被骗了。
 
这种心态在谈恋爱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你送我这个礼物是诚心的吗?如果你是诚心送我,我就要。如果是出于某种目的想哄我,那就算了吧。」
 
有时会搞得对方很为难。你说不能有目的心吧,他可能就是有目的:「上回纪念日没送你礼物,你发了好大的火,今天送你个礼物补偿一下。」但这种说法,就会让另一半感到无法忍受:「所以你不是诚心想送我礼物!你只是怕我发火!」就会为此争执不休。一方说:「我到底要怎么做,你才觉得是诚心的?」另一方说:「如果我告诉你你再去做的话,那你怎么做都不是诚心的!」
 
但情侣这样还可以说是有趣。毕竟对情侣来说,「自己」被对方如何看待,远远比礼物本身更重要。要是换到生活中,工作中,那些更利益交关的时刻,仍旧把太多注意力放到关于「自己」的计较上,未免就会错失很多。
 
你有想拿到的东西,你尽管伸手去拿,这才是第一位的。——就像你需要从一篇文章中吸收对自己有价值的观点。但这篇文章是由别人付费的,并非特供给你,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怠慢。也许吧,但它的观点本身对你有价值吗?
 
你要接收这份价值,就放下挡在中间的「自己」。
 
 
 
我很喜欢的美剧《The Good Wife》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Alicia在律所终于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合伙人职位,大喜若狂。但她发现,律所同时给很多人发了这样的offer,只是为了让大家认购股份,化解律所正在面临的经济危机。发现之后,Alicia愤怒地把自己关起来。这时候她的上司,也是律所的冠名合伙人Diane走进来,给她上了一堂精彩的职场课。
 
Diane告诉Alicia,自己曾经怎么坐到合伙人这个位置上的。是因为男性创始人需要一个女性合伙人,这样可以帮助他在性别议题上取得优势。
 
Diane接受了这个机会。
 
作为这部剧里最骄傲,最独立,也是最有力量感的女性,Diane平静地看着Alicia的眼睛,说:「当你一直在敲的那扇门终于打开,不要问为什么。」
 
直接冲进去。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我非常喜欢这段对话。我尤其喜欢Diane后来的建议:「Take one minute for yourself」,给你自己一分钟的时间。然后呢?然后打起精神,走出门,笑着接受这个机会,谢谢每个人。——Alicia就这样成为了律所的新合伙人。
 
非常有力量的一段,也有点悲伤。
 
 
她在微笑,心里当然是会难过的。所以Diane给她一分钟,for yourself。我觉得Diane是懂的。多年前她恐怕也度过了同样的一分钟,那一分钟她在向「自己」道歉。小时候我们是可以把自己摆到第一位。只要自己感受不好,天大的事我们都可以说:「这件事我不做了!」但是长大以后,我们发现这些事本身没有不好,我们也想做。之所以不做,只是不想面对那种情况下的我自己。
 
现在,我们把这些事拿回来。就是这么简单。
 
看起来像是妥协,其实是在向前走。关于「自己」,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它从来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是我们的目光塑造出来的。你反复看它,它才会存在。反复以固定的角度看它,就会以固定的方式存在。你想要改变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你的位置。去不同的地方,它就会不一样。
 
所以别管那么多,向前走。你想去哪,就会在哪里找到新的自己。创业了,那个资历不足的「自己」就会消失,换成一个经验老到,身经百战的自己。升职了,那个任人摆布的「自己」也成为过去时,换来一个身居要位,纵横捭阖的自己。而一直跟「自己」较劲,原地踏步的可能性反而居多。总盯着「自己」,自己会越来越固定。倒不如放下它,看更远的地方,它会变得越来越强。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