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问:
李老师,我很担心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太强势了。他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但是感觉独立性比一年级的小孩都不如,每天要我们给他穿好衣服鞋袜,才肯下床。老师反映他在学校表现也是特别被动,经常上课上着上着就走神,两眼放空。他成绩还可以,但那是因为我和他爸爸每天逼他学习的结果。我们喊他,他才学。我们不开口,他绝对不会自己想到把作业拿出来,更不要说课外辅导书那些了。说到这个,这几年都是泪。不知道骂过他多少次。我敢保证如果不是因为我们这样,我们现在放手,他的成绩马上就一落千丈。就感觉平时跟他说的话都是耳旁风。说完我跟老公自己气得不行,消化半天,他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我觉得他应该长大了,不需要我们每天盯着了。但是丝毫从他身上看不出长大的迹象,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们太强势了,损害了他的独立性? 
 
答:
 
我倒不觉得你对孩子很强势。
 
反倒觉得,你和爸爸一直在低声下气求他。
 
求什么呢?求他独立。
 
他若独立,便是晴天。但只要继续早上不起床,上课不认真,晚上不主动学习,你和爸爸就整日不得安宁。他哪是孩子啊,他成了你们家的祖宗。
 
真的,你把太多的权力给到他了。
 
关于独立性的问题,我在后台常常收到。有人嫌团队里的员工不够独立,有人嫌男朋友不够独立,还有人嫌自己的老爸老妈不够独立。接下来他们的问题都是:我该怎么做?怎么推动他们变得更独立一些,为自己负责?
 
统一的回答是:你不用推动他们。
 
你推了,就不是他们的独立了。
 
你可以推动他们起床,推动他们写作业,给他们布置各种任务,可以让他们装出「独立」的样子。但你没有办法让他们真的「独立」,因为你还在为他们负责。如果他们的独立是由【你】推动出来的,他们就不是真的独立。
 
理解我的意思了吗。
 
不理解也没关系,我们先聊一点别的。
 
 
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小孩不独立吗?
 
我觉得不是。
 
小孩不独立是小孩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你面对着一个不独立的小孩,没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你会焦虑,会气馁,会怀疑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你把自己能不能幸福生活这件事,建立在【小孩是否优秀】的基础上了。你也不独立啊。
 
不能怪你。因为大环境就是这样。
 
 
中年夫妻,至少在国内,我们的人生价值好像一多半都是由孩子定义的。孩子没出息,你事业再成功有什么用?孩子不上进,一定是你没有尽到教养职责。
 
前些天我遇到一个在美国生活的朋友,得知一个噩耗。他七岁的儿子因为突发的疾病,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现在的智力水平只有一两岁,不会说话,很可能也不会好了。我以前见过那个孩子,特别机灵,会说中文和英语。
 
我很震惊,也很痛心,不知道他们夫妇经历这件事,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但他们的状态很好,是真的很好。
 
我的朋友是基督徒,他说他接受上帝这样的安排了。怎么接受的呢?他想明白了一点。他能看到孩子每天很高兴,虽然不会说话,但能从眼神看出来。比如吃到喜欢的东西眼睛就会发光。他想,孩子高兴那就可以了啊!孩子自己并不痛苦,那我痛苦,我就想办法让自己高兴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幸福地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他的事跟你的问题连到一起说。其实没有可比性。跟他相比你的麻烦实在太小了。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问题比你更简单。
 
因为他只能接受。他很清楚这是医学的极限,他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如果你也有这么一个交代,比如有一天宇宙对你说:「这小孩就这样了,没别的问题,什么都很健康,就只需要你们每天早上给他穿衣服,晚上陪他写个作业,这事你改变不了」。我相信你也能接受。这事有多大?没有多大。
 
麻烦就麻烦在,没人给你这个交代。
 
给到你的情况是:似乎这里有你的责任,似乎。反正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可以说是家长没做好。你多做一点,或者做对一点,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你必须不断地找方法,时时紧绷,时时自我怀疑。你不可能像我的朋友那样放过自己,心想:「只要他活得高兴就好,我也让自己活得高兴。」你是不能放过自己的。
 
大部分的父母——中国的父母——都不能。
 
你问我有什么建议,我的建议你不一定会听。
 
Friz Simon在《循环提问》里介绍过一个案例。说有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因为精神状况不好,一直没法独立工作,在家里啃老。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希望他能够早日独立,自食其力。但他是个病人啊,所以谁都不敢太用力push他。只能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暗示,讲道理,感化。他做一些,但是做到某个程度又不行了。久而久之这个话题甚至成了家庭的禁区,每次一说到这里,这个儿子就会反弹,要死要活的。家人就只好让步,安抚他的情绪。但家人心里是有怨恨的。他只能承受家人的这些怨恨,继续待在家里。家人不开心,他也不开心。
 
Simon对这个案例的评价是:家人太想把【独立】当成一份礼物,硬塞到儿子的手里了。但独立是不能被赠与的,独立只能靠他自己去争取。
 
所以Simon做了一个经典的干预,叫做【关心的围攻】。他说,你们想尽办法也不能让他独立,不如就算了吧,就让他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好好享受现在的状态。他不是在家啃老吗?就把他当成一个几岁的小孩养下去好了,关心他,爱护他,接受自己要养一个永远都不会长大的孩子这一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再努力让自己活得好一点。
 
很奇怪吧?这个家庭之前好像也是这么做的。这个干预似乎只是在说废话。
 
 
然而,这个干预起到了「奇迹般的效果」。
 
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孩子」受不了了,决定自己搬出去生活。还找了工作。
 
他受不了被父母真的当成小孩一样对待。他是个成年人了,父母还是无微不至地照料他!小到今天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出门,都由父母帮他决定。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像那些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他们叛逆,离家出走,争取独立,但有谁是在父母的推动下才「独立」的呢?父母倒是愿意他们晚一点独立,再晚一点,小时候多可爱,父母让干嘛就干嘛,多好。——但孩子自己不愿意啊!
 
所以你发现这个差别在哪里了吗?
 
在原先的状态里,父母太想让孩子独立了。他们的愿望反而激起了孩子的反抗。他用「依赖」的方式,「反抗」父母想要他独立的意志。——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悖论,他独立,反而是顺从的表现。他不独立,反倒能体现出他的独立性。这种扭曲的状态,直到Simon干预之后才有了改观。父母接受了孩子的【不独立】。不但接受,甚至有点享受。本来是空巢老人,现在重新有了被需要的感觉(妈妈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养狗了),孩子自己也乐意,那就这样吧。
 
这样一来,孩子倒不乐意了。
 
他就甘心做一个被圈养的宠物,一辈子心安理得住在家里,接受父母的照顾吗?这种幸福生活他能享受多久呢?——放心,大部分孩子都享受不来。
 
他要长大,他要离开。他不想再被别人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他想谈恋爱,想按自己的想法布置房间,还想找一份有兴趣的工作,实现自己。
 
不是因为【父母】催他做,是【他】想做。
 
独立就成为了这个孩子自己的事。
 
 
说实话,讲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多了。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干预,也不太容易被大家认可。以至于我每次跟别人讲这个案例,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也太悬了」。很多看过书的人,甚至表示对这个案例完全没有印象。一个朋友说:「这个治疗师在中国,是要被起诉的。」
 
太难了,我知道。
 
你要充分地允许这个孩子不靠谱,看他自己会不会靠谱。而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我们家,我们家孩子很特殊(或者老公,或者同事),他是不可能自己想要独立的,他可以无限地不靠谱。我们每天催,他都可以这么不靠谱。如果我们再允许他,他可以无限地堕落下去。
 
这种担心也很难反驳。
 
所以,就只能为他们多操一点心吧。——你看,你其实也觉得他们没办法独立。
 
你想要一个办法,我就想到这个办法。说完之后自己也觉得没什么说服力。如果是面对面咨询,我会更有把握去实施这个干预。现在写成文章,可能你也是随便看一看,该催他还是去催。也好,就当是了解一种不同的思想吧。
 
反正催着催着,孩子也会长大。
 
有一点是值得安慰的,如果有一天,出现最坏的情况,你们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让孩子更独立了,按Simon的说法这也可能是个转机。因为你反而可以放下了。说不定宇宙就是给了你这么一个小孩呢?你是能接受的,对不对。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