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问:
本人女,过完年就35了,已婚,俩娃。两口子都在北京做互联网,职位高不成低不就。本来生活正常,过节回老家待了几天,心态崩了。求教。
 
一直觉得在北京混得还不错,这次带娃回去,各处串了串门,发现老家的同龄人都活得好滋润,简直是人间天堂,要啥有啥。吃得好,空气好,消费水平还低,很多女同学要么不工作了,要么就是事业编,上班泡一杯茶喝到下班,下午坐到三点钟,只要领导不在就下班。什么是加班?不存在的。周末就是朋友约着打牌吃烧烤。工资是没我高,房子面积是我在北京的好几倍啊啊啊。
 
回到北京,不行了,无法直视现在的工作了。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压榨人你懂的,家里还有俩娃,分分钟让你怀疑人生。上头还嫌你不够all in,说今年形势不好,小心裁员。尼玛,老娘还不想干了。回家干点啥不好,陪娃写作业都开心。老人年纪也大了。但是一家这么多口,不可能只靠老公一个人。
 
说来说去就是这点委屈。发完这些牢骚,该工作还得工作。日子也不是不能过,就是想不通,憋屈。想我上学那时候就是最拼的,别人逛街谈恋爱的时间我都用来学习,不就是为了先苦后甜吗?然而爽的人还是活得那么爽,苦逼的我还是那么苦逼,那我拼搏十几二十年是为啥?努力的意义在哪里?
 
 
 
答:
 
这篇回答不宜写太长,否则就像是在苦口婆心证明努力的人生有多么值得一过,老家的生活多么不值得。实际上我并不这么认为。没有哪种生活一定比另一种生活更好。老家的生活也真的很不错:不加班,打牌,烧烤,大房子……
 
所以,如果真那么羡慕,你可以回去啊。
 
或者辞职,跳槽,在北京也有轻松的工作。
 
这些话听起来可能毫无帮助。本质上你也只是想发发牢骚,假如可以采取行动,你早行动了。这不是有很多不得已嘛:户口,学区,生活圈子……但你要记住它们是可以选的,你可以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是要面对这样那样的不得已,那又怎么样?毕竟是为了你想要的生活。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这些话好像很轻松。
 
但我知道,它不那么容易被接受。你有500个理由说明,现在的生活没办法选。它是身不由己的结果,无奈妥协的产物。——然而在你内心深处,你知道这样说也不对。如果事情那么绝对,也就没有烦恼了。反正什么不能选,自然也谈不上意义。假如注定只能过唯一的一种人生,我们注定被绑定在老家,或者绑定在大城市,也就断了非分之想。好也罢坏也罢,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
 
但你有痛苦,所以,你知道不全是这样。
 
 
 
抛开大城市或者老家,我们来聊一聊「选择」。
 
选择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逛超市的时候,闭着眼睛给孩子挑一包饼干,她都会很开心,吃起来很满足。但如果货架上摆着好几种不同的零食,让孩子自己选,麻烦就来了。她会挑上半天,饼干当然很好,薯片也很诱人啊……可不可以两包都来一点?「不可以,只能拿一种!」那么,最终选定的无论是什么,吃起来的味道都不会有那么好。
 
哪怕是跟前面一样的饼干,一边吃一边就会想到薯片咔嘣一口的香脆。在那个零食里,包含了某种被称为「责任」的味道。
 
她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现实和想象中的。结果没那么好,她会想,我本来可以选一个好的。结果很好,她会想,本来可以选一个更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讨好你的孩子,买礼物的时候最好别问他,直接决定。或者找一个骰子,掷出什么就是什么。他没得选了,后面就只能享受了。
 
饼干是这样,老家的生活也差不多。
 
跟本身的味道无关,跟能不能选择有关。
 
但很有意思,如果你问这个孩子,他是想要自己选,还是别人替他做决定?他当然会欢呼雀跃要自己选。他并不知道「自己选」意味着他必须承担相应的一切。人们总是渴望拥有更多权利,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与权利对等的代价。
 
就像我常常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说:「这件事,你可以有选择权。」他们就会很感激。但如果我强调另一面,说:「这件事,是你自己选的。」对方就会很不满:「你什么意思,是说责任该我来承担吗?你是在指责受害者?」
 
但权利和责任,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后来我学聪明了,我开始说这样的话:「这件事,你可以相信自己有选择权,也可以相信自己没得选,取决于你怎么想。」有点滑头,但也是事实。生活中的选择往往没那么明显,你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到老家,可以选,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素,并非轻轻地按一个按钮就可以无痛切换……所以我经常问来访者:「如果按一个按钮就可以换一种生活……你要不要按?」幸好没有这样的按钮。如果真有,很多人可能也会把它收起来,藏到盒子里,锁进箱子里,再把箱子沉到海里。
 
但我知道,也有人愿意保留这个按钮。
 
保留它,放在手边,不一定按。但为了让自己随时确认:「现在的生活是我选的,好与不好都是我个人意志的体现,我为我的人生负责。」能够这样想,也是一项了不起的特权。有时候,为了说出这样的话,人们甚至愿意支付很大的代价。
 
选择权,就是这样一个危险而诱人的东西。
 
 
 
聊过很多选择的话题。最后回答你的困惑:在大城市努力奋斗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一部分意义在于,假如你想回老家,你随时把北京的房子卖掉,都可以在老家换一套更大的。而你的朋友想换到北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就这么简单,你可以比他们多一些选择。
 
你能提出这个问题,你敢于质疑其意义,你把它当成一个可以去探讨的命题,这就说明你有选择权。你累到崩溃,走在凌晨的北京街头怀疑人生,觉得不值得这么辛苦,你随时可以想:「再坚持一下,实在不行,我就回老家换一种生活。」这意味着每一年,每一天,加班的每分每秒,你都可以告诉自己:「我是有选择权的。」当然同时也在对自己说:「现在这一切,都是我选的。」
 
别人的按钮在海底,你的按钮就在手边。
 
值得吗?可能不值。你并不能比别人占有更多,最终还是只能从货架上拿一种商品。有的按钮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按——它的意义不在于按,只是用于确认「可以按」。没什么用,甚至是一种负担。你活得忧心忡忡,同时看到老家的朋友们舒舒坦坦。那是因为你要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很痛苦,但终归可能也是一种意义。
 
「我天经地义地过着这种生活」和「我选择了这种生活」,仔细品,味道还是不太一样。我不确定为了这种味道,是否值得付出那样的辛苦。但我确定,只要我还在考虑「值得」的问题,我就正在行使我的选择权,并且为它买了单。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