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问:
 
请问李老师怎么看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基因测试?它是不是一种「科学」的算命?如果性格特点,天赋都是基因决定的,那是不是说后天的努力没什么用?比如想通过学习包括心理咨询,改变自己的个性,是不是根本不现实?
 
答:
 
去年我在各色做了一次基因测试。他们的创始人郭婷婷老师是心理学科班出身,我们很聊得来。我答应她写一篇相关文章,但是拖着没写。正好,借着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利益申明:我接受过各色免费赠送的一次测试,但没有广告费。
 
基因测试是一个新鲜事物。基因是隐藏在各自身体里的一串密码,我们现在可以拿到密码了,通过安全无痛的方式,和较低的成本,但真正重要的是解读密码。解读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这些密码到底在说啥,各色做的就是这个。给我一份长长的报告,告诉我,你的基因是这样,有这个倾向,那个特征。但是光有报告还不够,还有第二层解读,就是我知道它在说啥了,然后呢。
 
我拿到破译出的电文了,该怎么使用?
 
我们当然希望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就像算命,如果算命的说我性子冲,今年可能犯小人,他就会有一些配套的建议:多加小心,为人处事谦和一点,也有可能再卖我一个符什么的……这个姑且不论。至少他假定我的命运是可以改的。通过我主观有意识的努力,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它首先建立在「可以改」的基础上。但如果性子冲这件事命中注定的呢?并不是我想多加小心,就真的可以时时刻刻小心。性格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改,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谨慎的人……这个说法就是决定论。基因测试似乎就在告诉我们这个结论。还是用算命的打比方,好像他说你会怎么样,你就会这个样。也不用费心去做什么调整,反正注定了是这样。牛逼不牛逼?绝望不绝望?
 
但这是一个误解。
 
首先,基因和一个人外在的表现,不是百分之百的对应关系。如果粗略地把影响一个人的因素划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块,作为「先天」的基因只有一半的影响作用,很多方面甚至连一半都到不了。比如说,根据我的基因报告,我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不易焦虑,高敏感性,易失眠,易分心,运动恢复较慢,尽责性较高,空间记忆较好……你看,这里有很多软词儿:「易」、「高」、「较」,是一种倾向性,一种可能,而不是单眼皮双眼皮那样,就是明确的结论。
 
既然只是一种可能,表现出的结果就可能千差万别。事实上,我对自己的实际评估很不一样。我觉得自己不容易分心,一般敏感,空间记忆一塌糊涂,睡眠倒是还好。跟基因的结论刚好相反。这种相反的情况,其实很能安慰人。无论是「基因说我不行但我其实很行」,还是「我觉得自己不行但基因说我行」,都可以给我一些积极的暗示。比如接下来,我就有信心锻炼自己的空间记忆能力了。
 
当然了,能提高就提高,提高不了也没事。
 
能力和特质可以被决定,但它们的最终结果是可变的。基因可以决定我是近视眼,但我戴着眼镜,照样可以看清远方的东西。这个比喻有点粗浅,但它背后的问题很关键: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是近视呢,还是看不清东西碍事?
 
只要戴上眼镜不碍事,近视不就「好」了吗?
 
道理简单,但是换到很多别的领域,这两件事就成了一件事,分不开。好像是说,你想要看清东西,必须只能视力好。如果你眼睛近视,那惨了,再也不能读书看报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相信基因决定一切。最重要的认识就在这里,它们本应该是两件事:一个是「我」,一个是我怎么用这个「我」。我在用我的皮囊,就像用着一个工具。
 
我的记忆力不好,就把重要的事写到本子上。
 
我的专注力难以持久,我就给自己安排短一点的工作单元。
 
我容易焦虑,我就发挥这个特点,专门负责在工作中防控风险。
 
从哲学上说,前者是客体的我,后者是主体的我。用更通俗的比喻,前者是我们摸到了哪些牌,后者则是说,是把这些牌拆成顺子还是对子打出去?
 
重点不是牌好不好,而是能不能赢。
 
所以基因不能决定,正如摸牌的手气不能决定牌局的胜负。重要的是你怎么打,但你要打好,前提是知道自己有哪些牌。一手烂牌也能打,重点不是它「好不好」,而是它「是什么」。还拿视力打比方,一个人近视眼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是近视眼。就像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色盲,他就会以为所有人看到的都这个颜色。如果有个测试告诉他,他是色盲。好像是一个很沮丧的结果,他发现自己有了缺陷,而且改不了。但他反而知道可以怎么办了,他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缺陷的影响。
 
这是一个悖论,你认识到一个东西不可改变,反而就是一种改变。
 
这是我们为什么总说「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基因测试,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自己的手段。你有缺点,但你知道了就会好一些。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拿到基因测试的结果,发现自己有一些缺陷是基因造成的。他们的反应往往是很高兴。这种高兴是一种坦然。有时我会在拿到医生诊断的病人脸上看到这种表情,好像终于有了一个交代,踏实了。
 
——搞了半天,我真的有病啊!放心了。
 
很好玩。宣判你得了「绝症」的那个瞬间,反而有治愈的效果。否则的话,你会一直纠结,一直纠结:「为什么我是这样,为什么别人都不这样就我这样……」那里面隐含了一种假设:责任都在于「我」,我这个样子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不够努力,思想境界有问题,愧对国家社会。它成了另一种决定论:我们认为一切都可以由主观意志决定。只要自己想做,一定就能做到。
 
小孩上课不专心,家长就恨铁不成钢:
 
「那你就专心一点啊!」
 
有毛线用。说得多了,还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现在好了,我们知道不同人的专注能力本来就不一样,这里有基因的影响。这样的认识反而解放了这个小孩:不是「我」不专心啊,它就不是我的问题(我根本没做错什么),是「它」(基因)搞得我不专心。我本人也不想的!
 
别的不说,至少省去了很多指责。指责少了,不专心还是不专心,至少生活可以美好一些。
 
但这个孩子注定不能上课了吗?也不是。课还要上,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就像近视眼可以戴眼镜。看不到问题的时候,人只能瞎使劲。看到问题了,承认它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安下心来处理它。
 
这不是挺好的吗?你仍然有无限的可能。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