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问:

微博上有人说英语是一个废物技能,只要一个专业翻译团队就能搞定,应该取消全民的英语学习,给十几亿中国人减负,李老师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答:

我女儿应该很同意这个观点。

上个月一土学校搞嘉年华。我主持一个论坛,请了我女儿出场,谈一谈现在培养的哪些能力没有用。我女儿语出惊人:「我觉得英语没有用。」

啊,为什么?

因为外国人可以学中文啊。

有道理,相当有道理。台下的孩子和家长都很捧场,哈哈大笑,还鼓掌。但这些人鼓掌归鼓掌,孩子该学英语的还会学,家长给孩子报班也绝对不含糊。我女儿自己也在学英语。一边学,一边吐槽说没用。要是不学,她也不会说这种话了。

如果将来有一天,学校取消英语了,不考试,她是不是就不用学了呢?不能,这得我们一起商量。按照我的想法,英语还是有用的,就算学校不开了,我们也要掏钱去外面学。我相信她的绝大多数同学也会在外面学。学校里教英语的老师不会失业,他们去校外的机构可能赚得还多一些。

要认清一个事实:存在就是存在。

存在需求,就会存在市场。

这句话的意思,比它看起来更深。需求是事实层面上的东西,不以某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转移。有人说这个需求不「应该」存在,也有他的道理,让他说吧。《冰与火之歌》里有一句格言:「言语就像风。」他怎么说,在的东西还是在。

但是有的人常常忘记这一点。

这就有点危险,会导致很多自以为是的情绪。就像很多年来一直有专家说:房价太高了,不该这么高。明明可以租房,干嘛非得买,透支几十年的人生呢?有道理吧,相当有道理。但房价还是一路涨了很多年。如果有人把专家的话放在心上,他会很不爽:这个市场怎么这么愚蠢,昂?道理都讲得那么明白了,人们干嘛还要拼了命地买房?他可以找到很多证据,证明那些人都很蠢,不理性。

市场不理性,他理性。

这就是狂妄。狂妄的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全民应该如何如何」,那意思是大手一挥,他替所有人找到了最优方案。我认为这个好,全民都不可以有别的选择。历史上我们已经吃过不少亏了,多数时候会被打脸。市场是个倔脾气。学校一挥手,说全民减负,但需求还是存在,人们就花钱去校外学。额外增加一笔成本,吃亏的还是全民。

聪明人永远会分开「我认为该存在什么」和「实际存在什么」,这是两件事。一旦真的分开,就会发现「我认为该存在什么」也没必要,考虑这个干什么?没有意义。索性一开始就不用提。

如果,我是说如果,大多数人真的已经认为英语不重要了,那也用不着任何人再发表什么言论,市场自然会做出响应。现在有的学校教《弟子规》,这东西确实没用,老师懒得讲,学生更懒得听,应付应付就过了。就算出来一个意见领袖,苦口婆心说它很重要,人们也会用一种看傻子的心情看着他。对对,你说重要就重要。

所以呢,言语就像风。

并不是说你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是可以按自己的意见行动。我小时候,有个作家叫郑渊洁,办了一本杂志叫《童话大王》。他是当时少年儿童心中首屈一指的意见领袖。他看不惯当时的教育体制,写故事含沙射影地批判。但他不是批判一下就算,他真的让自己的儿子只上到小学,小学毕业以后就在家里学习。

厉害吧?不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不用全民怎么怎么样,他相信自己的意见,就做了。

我小时候看到这种事,佩服得不得了。但我也认真想了想,我要不要也到小学毕业以后就跟腐朽的教育体制决裂呢?——想一想很动心,结论还是算了。原因很简单:郑渊洁可以为他自己的决定承担任何后果,但他不会为我承担后果啊!

今天在互联网上的观点层出不穷。你问到这,我就顺便提个醒,我们听别人讲任何观点,说应该怎样不要怎样的时候,最好都在后面自动补一句话:「那是我的个人意见,我也没法替你承担后果。所以你怎么决定,自己看着办。」——我的这条建议当然也是个人意见,所以,你自己看着办。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