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看完《扫毒2》,聊一聊吸毒的事。
 
故事一开始,黑白就很鲜明。一个大帮派,老头子态度很坚决: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碰毒品。碰了,就是死线。古天乐没管住手下,沾了毒,被带到老爷子面前。不管你有什么不得已,不听解释。直接上家法,斩手指。
 
这一斩,就斩出了一个大毒枭。
 
「你们不给我路走,我偏要走出一条路来。」
 
看得很疼。
 
斩他手指的弟兄是刘德华。精明强干,铁面无情,深得老头子信任。他是老头子的亲侄子,因为父亲死于吸毒,叔侄两人同样痛恨毒品。出事当晚,他刚被老婆分手。即使如此,他在向着最好的弟兄挥刀时,仍然波澜不惊。
 
他很强,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
 
他也的确做到了。后来他成了财技天王,香港的太平绅士。举手抬足都有巨大的能量。他更自信,更体面,更有一种睥睨众生的掌控感。同时,他对毒品的仇恨更深了一层。——他被前妻带走的儿子,竟然也因为吸毒而死。
 
两个人已经很复杂了。再来一个,苗侨伟。
 
本来是反黑的警察。老婆刚生完孩子不久,被一个吸毒的小妹误杀了。
 
苗侨伟悲愤之下转做了缉毒警,平时除了带娃就是剿毒,誓与毒品不共戴天。
 
是港片熟悉的味道:兵与贼,黑与白,正邪两立。
 
熟悉的大场面:飙车,枪战,几大天王亲身上阵。看得很过瘾。在香港街头,在1:1搭建的港铁中环站里飞车枪战,还撞毁了一列地铁。
 
很激烈,也有一点悲凉。如此惊天动地的碰撞,让人看完电影之后,忍不住反思——
 
毒,究竟是什么呢?
 
我做过一个演讲,叫《孤独使人成瘾》,中心思想是:所有成瘾类的疾病都有一个心理机制:情感隔离(isolation)。人与人不能有情感的互通,成瘾者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身边人来人往,也无法与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结,只有用特定的物质或行为来刺激或麻痹自己,获得暂时的慰藉。
 
而他用来麻痹自己的这件事,让他离人群更远。
 
这就导致了成瘾的循环。
 
我一直觉得这是很多港片的主色调:熙熙攘攘,光天化日,人们却心事重重。情感隔离是一个不断强化的循环。任何一种负面情感,不被接纳时就会制造出隔离。一个人想办法排解,排解不掉,就只能嗑药,喝酒,抽烟。隔离导致成瘾,成瘾又带来更深重的隔离。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牢笼里。
在《扫毒2》里,不被接纳的情感就是仇恨。
 
在影片最后,古天乐对着刘德华大喊:
 
当初你都没有问我,到底是不是我做的?
 
你没问就剁了我的手指,这也就算了,你后来甚至都没有一句道歉!
 
刘德华愣了一下。两个人同时开了枪。
 
这就是毒。
 
刘德华仇恨毒品,古天乐仇恨让自己失去手指的世界。这些仇恨没有通道排解,只好不断地赚钱,发泄,再赚更多,再发泄更多。而这些通道并不能真的让仇恨少一些,只会把人推向更极端。他们更孤独,更恨,他们需要更刺激一点。
 
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所以我看扫毒的故事,看的不是兵和贼,我看到的是人。哪怕是毒品这样的物质成瘾,起决定作用的也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维持这样一个过程的心理模式。——越是离群索居,越是用毒品刺激自己。而越用毒品,也就越不见容于这个世界。毒品当然是坏东西,耐药性不断升高,胃口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惊人,同时越来越饥渴不知满足……但毒品拖垮一个人,靠的是人心。
 
在心理学里,吸毒被定义为一种家庭疾病。有句话叫做:“一人吸毒,全家遭殃。”这句话除了说吸毒造成家破人亡之外,还有一种理解方式,那就是一个人的成瘾模式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家庭的模式。情感隔离是通过家庭成员扩散的。
 
刘德华的角色,上一代吸毒,自己剿毒,下一代又吸毒。祖父和孙子从未见面,却通过冥冥中的某种联系,将吸毒隔代传递下去。这在成瘾的家庭中并不罕见。传递的不是毒品,而是情感和行为模式。儿子吸毒那些年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但可以想象跟着妈妈漂泊得很不开心。不开心不是他吸毒的理由,然而不开心的情绪无处排遣,不见容于世界。最终找来找去,就找上了毒品。
 
在这个意义上,病的是整个家庭。
 
放逐他人的人,同时在隔离自己。不理解,不沟通,不原谅,这种行为模式在整个家庭中扩散传承。儿子与父亲隔离,丈夫与妻子隔离,好与坏隔离,光与暗隔离,健康与疾病隔离,进取与堕落隔离……这个过程埋藏了太多太沉痛的情感,只能不断在一个又一个人身上呈现出来,以极端的形式。
 
十几年前,我去湖北的一家戒毒所做过访谈。在那里有一些初次戒毒的人,还有一些是反复被送来的。他们的区别是,前者对未来往往怀有希望。而后者的眼神彻底没有了光采。我问他们,这次出去还会复吸吗?他们说不知道。
 
啊,出去以后再看看吧。
 
我问,去哪里呢,回家吗?
 
他们茫然地想了想:家?哪个家?
 
在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没有他们呆的位置了。没有工作,没有朋友,邻居躲着走,在背后指指点点。父母看过来的眼神,关切中有掩藏不住的嫌恶。家里的哥哥是天之骄子,而我是见不得光的社会蛀虫。实在闲得无聊,跟以前的朋友一联系,家人一下子如临大敌:你干什么?又要跟他们一起鬼混了是不是?哪里都不许去!你敢出门,我就打断你的腿。——那你来啊,打一下试试?
 
最终还是无处可去。除了堕落。
 
跟《扫毒2》里描绘的模式一模一样。刘德华以超出底线的狂热剿毒,何尝不是中了另一种“毒”呢?所以这部电影值得讲一讲。它是有反思的,并不是简单的兵与贼二元对立。谁对谁错,看似很清楚,但是再仔细看,难道不是对的人一直推着错的人,往错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吗?毒品是一个开始,但事情开始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已经是过去时。重要的是它还在一直循环,不死不休。
 
反毒品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学术界认为包含了三个维度:一是减少供应,这一点已经做了很多。无数的警察、战士、执法人员,为此付出了大量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第二是减少需求,我们也在做,通过教育宣传和舆论导向。但还有第三个维度,叫减少伤害。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比如用美沙酮替代海洛因。接受成瘾的存在,换成伤害更小,更安全的方法。
 
比如为他们提供回归社会的渠道。
 
比如通过家庭治疗,改善他们与家人的关系。
 
家庭、社区、工作岗位……方方面面都需要减少对吸毒者的隔离,给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淡化他们被看作「污点」的标签,增加彼此的对话,相互之间有更多的理解和互惠。最终让他找到一个舒服的姿态融入社会,世界也找到恰当的位置接收他。这些想法听起来或许都不太「解恨」,但这也是扫毒。减少隔离,增加人与人的联结,会让毒品赖以存续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得到遏制。
 
只是很多人还没准备好放下以暴制暴。
 
他们也有怨恨,寄望于一个绝对化的,黑白分明的世界。观念的培养需要时间。这是我想写一写这部电影的原因。它在反思:靠仇恨真的能肃清一片净土吗?当然需要惩罚,需要法制,但法制恰恰是为了维护规则的边界,让每个人可以有安全的情感过程。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一种暴力的思维方式,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有一点反思:要怎样对待身边的人?我们能够接纳什么,不能容忍的又是什么?化解仇恨的方式,只能是用仇恨放逐更多的人,酿成更多的仇恨吗?
 
毒要扫,但扫的同时也增加了伤害。对这些伤害的疗愈,将是更大的扫毒的开始。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