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问:
 
最近读了一些心理学家的传记,发现很多心理学家也并不比普通人更幸福。他们自己也有没解决的困惑,是怎么成为心理学家的呢?李老师在文章里讲了那么多道理,你自己都能做到吗?你是怎么确定这些道理都是对的呢?
 
答:
 
我不确定。
 
我记得,刚跟我老婆在一起的时候,每次吵架我都在讲道理。她讲不过,就说:「不想听,闭嘴!」我才意识到:道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作为一个家庭咨询师,我最怕别人问我的问题有两个。你问的正好是其中一个:「你讲的这些道理,自己都能做到吗?」答案是做不到。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在家里是不是什么都搞得定?」问题背后的逻辑跟你想的差不多,心理学家自己的生活必须做到尽善尽美,否则,有什么资格教别人呢?
 
很惭愧啊,我没那么神通广大。
 
在这种对心理学的迷思上,我老婆可以说是我的破壁人。每次我们的意见不一致,我就开始振振有词地讲道理,她也不在内容层面跟我争论,只说:「你说得对,你太有道理了。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好吧?」这让我意识到,对了又怎么样呢?我是一个从小就遵循着「正确」成长起来的人,所以我才那么需要讲道理。我害怕的是,一旦自己犯了错,就会……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总之很可怕!不能让它发生。你看,尽管我写过很多文章,说它们只是想法,但我也会陷入这样的想法。
 
所以我还是接着讲道理。
 
我知道,遵循这些道理不一定好。不讲道理也可以,无非就是承担「犯错」的代价。我羡慕那些可以犯错的人,他们往往活得更自由自在。
 
我老婆就比我活得自由。不必为了某种正确而活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可能是她在家里比我更有地位的原因……我懂一大堆的理论,但我是行动的矮子。简单说吧,连开车都不会。只要遇到点什么麻烦事,都得靠她帮忙解决。她说:「你学了那么多的心理学,对别人挺有用,能在家里让自己有用一点吗?」嗯,我的用处就是做深入灵魂的内心探索,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用。
 
说回心理学。
 
我是觉得,真的不用太迷信心理学家。往好了说,他们就是一帮普通人。——普通人还要特意强调一下是普通人,好像有点怪哈。我的意思是,这些老师不比普通人好,也不比普通人差,他们有自己的好处,也有自己的局限,活得痛苦的也不少。当然这种说法不能代表所有的同行。不过,最好还是多接触几个不学心理学的人,你的局限会少一点。
 
心理学有时太注重感受,太强调自我。凡事都绕不开「我」的存在。之前就有一位读者来信,说自己跟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天天早起,自己也跟着不能睡懒觉。她的心理咨询师朋友就说:「这是你婆婆潜意识里对你的攻击。」有没有道理呢?说不上,潜意识嘛,总能说出点道理来。但这样想来想去,真的有什么好处吗?什么事都把「我」放在中间,人是会活得更好呢,还是更不好?
 
最后再讲一个故事。
 
我一开始做咨询的时候,有一个来访者给我上过很重要的一课。他和女朋友经常闹矛盾,他希望在咨询中找到跟女朋友好好相处的办法,每次他都有很多收获,看到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回去告诉女朋友,我懂了,知道应该怎么样对你了,倾听啊,真诚啊,非暴力沟通啊,头头是道的。结果有一天,女朋友对他说:「你要再把心理咨询师教你的这些套路挂在嘴边,我们就真的分手吧。」
 
所以说,心理学家真的也搞不定。
 
这些话可能让你更困惑了。其实,我也常常困惑。这个困惑概括起来是一句话:「生活怎么就不能如我期待的一样简单?」是不是我还有哪里做得不对?讲道理啊,如果能讲得出道理最好。讲不出道理就会更困扰。正是在这样的困扰中,我慢慢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我时常提醒自己——
 
一段关系里,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关系,可能就是以此为前提而存在的。
 
我到现在为止还是在讲道理,好像很确定的样子。你已经知道了,这些道理都可能是错的,错误会带你走向更大的自由。所以,你听一半就好。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