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在看《小欢喜》。
 
讲述的是几个高三家庭的故事。近来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因为反映了普遍的真实。关于家庭关系,父母带给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发了很多热议。这是好事,可以促进一些良性的改变。但在这些讨论中我也看到,有一个议题没有被充分理解,或者说始终在被误读,可能会造成反面的效果。
 
那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夫妻分工。
 
提到剧中的夫妻,网友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一部分网友非常喜欢剧中的这几个爸爸,尤其是黄磊和沙溢饰演的两位,可以说是标准的宠子狂魔,为减轻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也有不少网友说,正是因为爸爸们缺少担当,才把监管孩子的重任丢给了妈妈。这在中国像是一种普遍的家庭模式:爸爸只管陪着孩子放飞自我,妈妈就不得不扮演一个更严厉,更啰嗦,更讨人嫌的角色。或者换句通俗的话说,爸爸把红脸都唱完了,妈妈就只能唱白脸了。
 
这似乎是一种系统的视角:妈妈之所以给孩子那么大压力,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是夫妻的问题。妈妈有多「过度负责」,就说明爸爸有多不负责。
 
你看,他们在剧中是这样分工的:
 
 
黄磊和海清饰演的夫妻。
 
一个标准的中产家庭。爸爸心态淡定,知足常乐,哪怕孩子成绩垫底,也能坦然接受。除非原则问题,从来不跟孩子急眼。好爸爸,没得挑。
 
看待自己的事业也是云淡风轻,在单位有个不高不低的位置,多多少少挣个钱,下班养花弄草,很佛系。最后直接被裁员了。相应地,妈妈每天都在焦头烂额,一边在公司处理复杂的人事斗争,一边为儿子的学习急得团团乱转。
 
你要是这个妈,心里苦不苦?
 
另一个家庭,陶虹饰演的单身母亲。
 
妈妈是老师,女儿是学霸,以考上一流名校为目标努力奋斗。妈妈一刻不停盯着女儿学习;给女儿炖汤,补营养品;还制定时间表,连放松娱乐都要精打细算;要求女儿为了学习放弃课外爱好;见缝插针地给她加课加卷子……
 
 
听起来就有一种窒息感。
 
但这是单亲家庭嘛,就会有一方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偶尔出现一下,充当孩子的保护神。这个人就是爸爸。爸爸虽然已经离婚,却厚着脸皮挤进这个家,把女儿宠上天。给女儿买玩具,买零食,带她吃好吃的,给她放假。
 
 
爸爸真体贴!妈妈简直就是恐怖。
 
你要是这个妈,你会不会悲愤?
 
悲愤的结果就是对女儿更严厉,恶性循环。也可以理解妈妈的委屈。绝大部分的辛苦都是她一个人承担,又要上班挣钱,又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操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结果她在大家心中反而是一个「魔鬼妈妈」。爸爸呢,好像只要带着孩子轻轻松松地吃喝玩乐,就变成一个把孩子从魔鬼手下解救出来的英雄了!
 
 
如果你想批判,你已经看到无数槽点了。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你会批判妈妈。这也太焦虑太控制了吧,缺乏对孩子的基本尊重。考试多几分少几分,对一辈子有那么重要吗?「爱才是最重要的啊!」……再者说,只要充分地爱了,孩子就有内驱力,学习就不会差。
 
但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会摇头。
 
你知道这不是一个现实的态度。站在妈妈的立场上,你会对剧中几位女士的遭遇感同身受——这是中国家庭的普遍困境。妈妈愿意让自己变得这么气急败坏吗?当然不是了,但她没得选。如果两个人都放任孩子自由成长,理想很美好,现实真的好吗?孩子是快乐了,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十年之后会不会怨恨父母不尽责?
 
这样一来,该批判的是家里的爸爸。如果男人多承担一点管教责任,妈妈也可以母慈子孝的啊。说到底还是父亲缺位,心态幼稚,丧偶式育儿……
 
似乎有道理。
 
但,恰好就是我说的误读所在。
 
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剧中的爸爸和妈妈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养育元素。一是心理上的无条件支持,二是现实层面的规则约束。两者功能不一样,谁也替代不了谁,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都是必须的,离了哪一个都不行。
 
我相信没有人在理智上反对这一点。
 
但是接下来问题来了。
 
如果同时需要提供两种元素,父母就要分工。
 
什么是分工呢?分工是为了合作。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孩子均衡地发展,既能感觉到被支持,又接受必要的框架,两者都很重要。所以理想的状况,是爸爸妈妈表现出一部分差异。至于谁表现哪部分,是虎妈猫爸,还是虎爸猫妈,尽可以协商。实际上最好是两个人的角色不固定,各有温和与坚定的一部分,不同情境下角色轮换,不固定。但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比如我前几天回答的一个用户提问:
 
 
问题出在哪里?在于我们不能允许差异。
 
好像在育儿这件事上,一定要分出输赢对错来。要么是你对,要么是我对。如果爱一个孩子,就不能对他要求严格。如果想让孩子考上好学校,一切给予他自由的态度都大错而特错。这种非此即彼的观念,才是最大的问题。
 
对方是你的对手,而不是队友。
 
从输赢对错,我们又会进一步地划分出好人和坏人。看个剧,我们也特别热衷于找到一个批判或追捧的对象。谁是魔鬼,谁是祸害,谁拖了孩子的后腿,谁扼杀孩子的生命力,谁是毫无原则地溺爱,谁是推卸责任的巨婴……
 
吵来吵去,彼此都认定错在对方。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合作了。
 
 
因为养育理念不一致,所以指责。这是在网上常常发生的事,也是在家里发生的事。
 
指责是一种特别低效的沟通。越是指责,越是把对方推得更远。会陷入一种防御的反应:「你说我这个人是错的?我偏要证明我是对的!」
 
就会在自己的角色中越陷越深。
 
一个人不被理解的时候,难免有一种自恋性的想象:「整个世界,只有我在做这件孤独而正确的事」。这几个家庭中的爸爸妈妈,莫不如是。然后在各自的角色上都会出现偏执的升级。基本上,他们跟孩子或伴侣出问题的时候,都是这种想象发展到极端的时候。仿佛在与整个世界莫名较劲。
 
原本是对孩子有益的理念,经过这样一意孤行的放大之后,反而变成了极端的态度。
 
像黄磊或沙溢这样的爸爸,在剧里看起来还不错。放到现实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陷入这种困境。这是因为他们得到的理解太少了。他们往往被看成是缺位的,不成熟的,靠不住的,最终就成了让女人孤军奋战的丧偶式育儿。
 
「反正我在家里说了也不算,那就算了吧。」
 
在相互误解的过程中,一点点地放弃话语权。
 
他们的轻松,不着急,给予孩子在其它方面的支持……在千夫所指中,越发显得不靠谱。那他们最终就真的会变成「我们家那个指不上的爸爸」。
 
可是妈妈不辛苦吗?妈妈只会更辛苦。
 
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如果一对父母具有了系统的视野,能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因为在养育过程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同样不可或缺的。就可以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像合作者那样沟通。
 
他们分明是可以合作的。
 
 
可以说:「我知道你对孩子的支持很重要。孩子这段时间压力太大了,是需要你多陪她放松一下。但高考确实很紧迫,我也需要你支持一下我。」
 
或者说:「我想给他多一点支持,但我说着说着就会变成批评。你教一教我该怎么说。」
 
或者爸爸说:「我发现孩子最近对你的意见有点大,这段时间我们俩的角色可以换一换,你给他多一些鼓励,我来负责盯着他的学习习惯。」
 
只要对孩子好,都好。无所谓谁对谁错。
 
合作的前提,是抛开对错。
 
 
在合作的视野下,相互沟通。
 
《小欢喜》这部剧在这一点上很高明。它在剧情上不评判任何人的对错。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最重要的还是沟通。亲子的沟通,朋友的沟通,还有夫妻(或者孩子父母)之间的沟通。虽然也会争吵,但最终会走向合作。
 
我做家庭咨询的时候,常常遇到一种诉求,就是请我在养育理念上做裁判:「你说我是不是对的?既然是对的,他怎么就不能跟我保持一致呢?」
 
你是对的,没错。同时他也是对的。
 
你们不用非得一致——或者说,不一致反倒体现出家庭里有更多资源。问题是,我们如何应对这种不一致?或许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不一致。只要想法不同,除非我们争出一个对错输赢,否则就无法沟通。
 
那你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