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有一个师兄是学霸,不是一般的学霸,而是北大一帮学霸当中的真·学霸,是那种会在熄灯以后,借着水房的灯光靠一台快译通啃英文原版教材的人。
 
他从小县城一路走来,现在做到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 VP,多次帮助各种五百强级别的客户排忧解难。最多的时候,手上管理过上百人的团队。
 
就是这么一个人精,居然拿自己上小学的儿子没办法。
 
教育问题困扰他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去他家做客,听他侃 VR 和可穿戴设备。师嫂从书房出来,陪着聊了几句,忽然脸色一变:“我得进去看看,那小子别是又开始玩了!”转身进了书房,不一会,传来了训斥和抗辩声。
 
我有点不自然,师兄摇头苦笑。
 
“每天都这么闹一场,”他点了根烟,“你嫂子准备辞职了。”
 
“为了督促彤彤学习?”我一惊。
 
师嫂也是北大毕业,一路摸爬滚打十几年,也在自己的领域立了字号。生完孩子之后都没舍得离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做到今天的位置。
 
“现在后悔啊,”师兄说,“前几年两个人都在拼事业,应该让她早点离职,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不然,你说这辈子拼死拼活是为什么?”
 
他们的儿子,彤彤,也没犯什么弥天大罪。他聪明,英俊,有教养,幼儿园组织学习马术,他一骑上马,就引得一众小孩(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尖叫。唯独有一点让父母头疼,就是不爱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垫底。
 
师兄师嫂试过各种方法。送他上补习班,给他请一对一的家教,都没有效果。老师说孩子上着上着课就两眼放空,神游物外,这时候说什么都白说。一写作业就开始磨蹭,写几个字就发呆,讲过的题,过几分钟就忘。要说他注意力不集中吧,看起动画片来多少个小时都没问题。打也打过,骂也骂过,道理都讲烂了,总不能揪着耳朵逼他学吧。也只有父母守在旁边,才镇得住一点。
 
没办法,父母只能有一个暂停自己的职业生涯。
 
即使如此,他们对孩子的前途也不乐观。
 
“要说不用心,我们其实已经够用心了,”师嫂说,“每天晚上看着他学习,有几个家长能做到?”为这事她跟师兄拌过嘴:“他老嫌我做得不够。”
 
“是我们前几年做得不够,”师兄闷头抽烟,“现在只能补。”
 
“每天晚上陪他学习?”我问,“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呐!你趁松籽小,抓紧给她养成习惯。不然以后有你后悔的。”
 
我提醒他们:“咱们那时候也没用家长这么管啊,不也考上北大了?”
 
“唉,哪能跟咱们那时候比?你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师兄师嫂都在苦笑,“抄一页生字能抄俩钟头。稍微不看着他,他就打游戏。我们把平板啊电脑什么的都没收了,他宁可发呆,盯着墙上的照片,也不学。
 
而且,现在这些家长个个都抓得紧,很多东西老师上课都不教,别的孩子全会。你孩子跟不上,就对学习没兴趣了,一步慢,步步慢。——总之你别像我们以前那样偷懒。”
 
他们说得很痛心,字字血泪。
 
“但你们现在已经不懒了,”我说,“彤彤的成绩还是没起色,为什么?”
 
师兄说:“都说了,是我们以前欠得太多。”
 
“你先听听人家在讲什么,”师嫂说,“你是觉得,问题不在这里吗?”
 
“旁观者清,”我点头,“问题确实不在这里。”
 
你看到问题在哪里了吗?
 
整个对话,师兄师嫂一直在自责:“我”这里做得不够,“我”那里做得不够,“我”试过一切方法,他还是不肯好好学,“我”还能做点什么呢?
 
一切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一个字:我。
 
仿佛父母应当为这件事承担百分之一百的责任。我做好了,孩子就好了。
 
但是好好学习,究竟是谁的课题呢?
 
孩子的课题。
 
养孩子不是照着图纸搭模型,只要你操作正确,最后就搭出那么一个东西。养孩子是种花,盖上土,浇上水,你还要一段等种子自己发芽的时间。
 
但是自始至终,我没听到一句孩子自己的立场。
 
父母完全不觉察。按他们的认识,他们一直是孩子的代言人。“我告诉他,你是为我们学习的吗?不是啊!你是为自己学习!”师兄痛心疾首。
 
“问题就在这里。”我说。
 
彤彤就是在为父母而学习。
 
他爹无法理解。师兄从小到大,学习从来靠自觉,父母几乎没有督促过。
 
“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从小就懂。”
 
来自小县城的他,父母做了一辈子小生意。他每天在筒子楼里爬上爬下,在白炽灯昏暗的灯光下伏案读书,渴望去一个更广阔更明亮的世界。
 
“彤彤呢?他有改变的动力吗?”我问他。
 
师兄的儿子,说是锦衣玉食毫不夸张。住在将近两百平的房子里,从落地窗可以俯瞰小区的人工湖。吃的是进口食品,穿的是名牌童装,想要的玩具,从来不用说第二遍。每个暑假都出国,前些天刚从阿尔卑斯山度假回来。
 
“他的成绩好不好,对他有什么重要?——除了应付你们。”
 
“不能这么说吧,”师兄反驳,“学习又不是为了生存,他该有更高的追求。照你这个说法,所有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都没有学习的动力?”
 
“你先别管其他孩子,人家有人家的情况。咱们只说彤彤,他现在学习就是完成任务。从现实的角度说,他这辈子就算不奋斗,也够了。——对不对?”
 
师兄有点恼怒:“你的意思是,我们努力奋斗反倒耽误他了?”
 
师嫂打圆场:“你听人家把话说完。”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师兄不耐烦,“这些我又不是没想过。问题是这根本没有任何建设性。应该怎么解决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到彤彤?”
 
我说:“我有办法帮助彤彤。”
 
“什么办法?”
 
我故意停了一会儿:“你看,所以彤彤没法帮助自己。”
 
师兄愣住了,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不愧是做战略咨询的,只过了几秒钟,他对我说:“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转头看向师嫂:“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你辞职的事。”
 
在继续讲下去之前,我想先卖个关子。
 
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一些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在这之前,我首先要说,关于教育孩子,你目前掌握的理念几乎全都存在一个致命的误区:
 
它们都把太多责任放到父母身上了。
 
有太多文章教“你”应该怎么做了,是不是?
 
你必须这样;你不能那样;你应该学会这种技巧;你是否能掌控你的情绪?你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你最好早做一点准备;你要小心,不注意的话,你可能会毁掉你的孩子。——最后一句话像恐吓么?是的,它们不惜恐吓你:
 
每一个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家的妈妈!”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这些理念是在胡说八道吗?不是,它们各有道理。
 
但它们最多只有一半的道理。它们强调的是,你做好了,你的孩子就好了。
 
它们根本不关心,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
 
所有这些道理,都是讲给父母听的。它把父母捧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上,仿佛一个养成游戏的玩家,孩子是他们操纵杆下的角色。你花了多少心血,就能在这个角色身上收获多少成长。如果成长得太慢,是因为你太懒。
 
这种理念,完全把聚光灯打在了父母头上。
 
它在暗示:孩子怎么想不重要,你才是他人生(至少前半程)的主角。至于他自己,只是一个没有主见,不明是非,也没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的人。
 
而后,你的孩子会准确无误地接收这个暗示。
 
当着师兄师嫂的面,我跟彤彤聊了一次。
 
“你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学习,是不是?”我问他。
 
“也还好……”他犹豫地看着父母。
 
师兄师嫂鼓励他:“没事,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你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他笑了:“打游戏。”
 
师兄习惯性地补了一刀:“你能打一辈子游戏么?”我看了他一眼,他立刻收住了。——你看,他已经在改了,但还会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判断。
 
“万一彤彤以后做职业选手呢?”我不软不硬地顶回去。
 
彤彤立刻摇头:“我做不了职业选手,那个其实很辛苦。”
 
你看!他居然是考虑过的。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干什么?”
 
彤彤吐了吐舌头,不说话。师兄说:“他哪里会考虑这些。”
 
“做有意思的事儿。”彤彤挠头。
 
“做什么事儿都要先考大学。”师兄不失时机地说。我又一次盯住他。
 
我转向彤彤:“具体说呢?你想做什么?”
 
“我想做……”他犹豫了一下,脸涨红了,“导演。”
 
师兄和师嫂对视了一眼,表情惊讶。彤彤从来没跟他们说过这个想法。
 
“当导演你得先考……”师兄说了一半,这次被师嫂拦住了。
 
我问彤彤:“你知道要怎么当导演吗?”
 
彤彤点头:“不是电影导演,我就想拍一些搞笑的短视频。很简单,自己拍自己剪,传到网上就可以了。一开始不赚钱,我就是觉得挺有意思。”
 
“你了解了这么多!那你第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他的父母直直地看着他,就像看一个初次见面的人。
 
他说:“我想要一台自己的微单。”
 
我拍了拍师兄的肩:“听到没?现在,你可以跟你儿子谈条件了。”
 
很难相信吧?这样尽心尽责陪伴的父母,居然从来没听到孩子的梦想。
 
只要问一句,耐心等一等,孩子就会说出来。
 
他们却一直满心焦虑:“我该怎么做,才会让他变好?”
 
当然,我并不是在暗示,每个不爱学习的孩子都是跟彤彤一样的情况。所以同样的对话教给另外一个人,用来“帮助”他的孩子,一定没用。
 
父母需要的不是学习一套对话的技巧,而是改变一套理念。
 
一句话:孩子是他自己的主角。
 
就像上面这段对话,平平无奇,没有任何技巧,仅仅只是把孩子作为主角的一次访谈。难的不是怎么做访谈,难的是怎么不把它变成一次干预。
 
如果想要干预的话,对话就会是这样:
 ——我不喜欢学习。
 ——可是(我觉得)学习很重要啊!
 
以孩子为主角的时候,对话会是这样:
 ——我不喜欢学习。
 ——哦,那你喜欢做什么呢?
 
如果是想干预,对话还会这样发展:
 ——我想以后当明星。
 ——你可拉倒吧!(我觉得不现实)
 
以孩子为主角的时候,就会这样:
 ——我想以后当明星。
 ——你有没有具体想过怎么做?
 
想干预的时候,会这样:
 ——我讨厌你们管我。
 ——我们不管你怎么行?(我们不放心)
 
以孩子为主角的时候,就会这样:
 ——我讨厌你们管我。
 ——如果我们不管你,你会有什么打算?
 
嗯,你可能还在想,这两种对话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你需要掌握的技巧在哪里?但我只能说到这里了。再说下去,又变成了一种技巧的教学,而也许有的父母就会认定:这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方法,可以“让”他们的孩子变好。
 
那样的话,他们就还是看不到孩子本身。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