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看了《囧妈》。实事求是地说,不好。
 
作为娱乐片可能可以博人一笑,免费发布的创举也很大气。但从宣发口径来说,这部片子的卖点是带妈妈一起看,有点亲子和解的立意在其中。然而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对母亲的理解增加了吗?除了陶醉于一曲《红梅花儿开》的深情,我们对她成为今天这样一个人,有过更深一步的共情吗?
 
没有,就很难说电影达到了和解的目的。
 
在电影里我们只看到常见的,对父母一代的吐槽(这是笑料的主要来源):不断往孩子嘴里塞东西啊,对子女过度控制啊,被公众号带节奏啊,在米里插手机啊……以及最令人发指的,催生孩子(越界到了过问夫妻性生活的地步)。——到这里为止,我还抱着很高期望,期待看到故事的反转:让一个典型的,「愚顽不灵」的老人形象,在另一个叙事层面得到深度剖析,揭示人物的内在逻辑,得到(故事中和故事外)年轻一代的谅解。可惜,等到的只是一段惊险的反转和硬拗的煽情。
 
我怀疑这不是编剧的技巧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同样的态度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很常见,我把它叫做「傲慢的体谅」。怎么描述这种傲慢呢?一个最近的比方,前些天为了劝老人戴口罩,网上疯转的「老年体」恐吓文案和海报(当然,这事本身是为了应急,可以理解),感叹号,震惊体,语不惊人死不休。表面上我们是跟父母和解了,你看,不争吵,我们还主动用他们的语言,多体贴!但心里在偷着乐。子女反正认定了,老年人就是这样固执,愚昧,不可理喻的人种,只好居高临下地迁就他们(美其名曰:只有发这种东西他们才会看)。
 
你细品,有没有觉察到那种傲慢?
 
如果只想达成戴口罩的说服目的,可以。但要达成两代人真正的理解,这态度还差得远,甚至是南辕北辙——假如你真的把它当成沟通智慧的话。
 
这不是在沟通,而是自作聪明地回避沟通。
 
没有沟通,就不会有真实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电影只能在后三分之一处,硬拗出一个不一样的妈妈:哇,原来妈妈年轻时有这样的家国情怀!原来她那么文艺,爱音乐,爱电影,爱《伊万的童年》,太酷了!啊,她有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好可怜……然后呢?后来她怎么做的?这个卓尔不群又富有阅历的女性,为什么老了以后就变成一个急着抱孙子的老太太?她对苏联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她为什么不聊电影只聊公众号?她对婚姻有怀疑和思考吗?她后来几十年经历了什么?
 
不知道,都不知道,通通没有交代。
 
什么都不知道,儿子怎么就突然就认同她了?怎么就来了一个爱的拥抱?编剧也说不圆,于是搞来了一头熊,一个热气球,再来一屋子剧场观众。意思是你看,哥们,这事都折腾到这份上了,你说感不感动?那肯定和解了啊!你还较真干什么?
 
不是,还是要较一下真的。
 
否则,对大众没有说服力。这是一个和解的题材,我们需要知道和解是怎么发生的。普通人不能指望遇到一头熊才能跟父母和解。或者说,在没有熊的时候,我们和上一代之间除了战斗,就只能高姿态地选择「体谅」,只说他们爱听的话(同时继续偷笑,仍然当他们固执,愚昧,不可理喻)了吗?我们能否把他们当做真正意义上的正常人,从正常人的角度,叙述他们的人生故事?然后理解他们为什么如此控制,或者如此迫切地催婚催生?
 
我至少能想象出几种解释。比如,集体主义是妈妈这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她不敢想象脱离集体的生活,她无比恐慌。或许她曾经有过那样的尝试(她骨子里是有这种精神,所以她选择脱离队伍独自坐火车去莫斯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教训是惨痛的。所以她看到儿子越来越表现出这样一种人生志趣时,不自禁地替他担心。也许她想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她急于把经验分享给下一代。
 
又比如说,妈妈在婚姻中是不幸福的。但是在她的年代和身份背景下,忍受这样的「不幸福」,换来的结果对她利大于弊。或许她想让儿子理解,在有些时候,「幸福」未必是考量一段关系最重要的元素。有些东西比精神的需求更为重要。
 
甚至可以是俗套的:妈妈年纪大了,生了病,这时候发现有个伴侣老来相互扶持,比年轻时看重的那些事重要得多。她后悔了,也许她此时虚弱而孤独。她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她帮儿子挽留他的家庭,意思是:等我走了还有人可以照顾你。
 
这都是一些可能的假设。倒不是说电影必须把这些故事拍出来。不讲也行,但是写故事的人需要建立这种视角,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他们是什么回事: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教育、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的人生起伏……从而对他们产生真切的共情。这样再讲这个人物的时候,哪怕什么都不说,这个人物的表现也会不一样。我怀疑主创根本没想过,他们只想要「和解」。这就是我说的傲慢:这个妈妈之所以强势,固执,愚昧,干涉子女私人生活,因为她就是一个被塑造出来强势,固执,愚昧的人物。仿佛她天生就是如此,一个笑料。
 
你没法从这样的叙事里学习和解。
 
今年我参加得到的知识春晚,认识了一位作家林特特老师。她教人聊天,有一个万能句式叫做:「那一年,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很棒,我建议你学一学。那一年是一个具体年份,是和对方人生经历相关的,比较重要的年份。也就是问某个历史背景下对方的个人经历。她用这句话和自己80多岁的奶奶聊得不亦乐乎(1949年您在哪里,在做什么?)。我认为,这句话也适合所有想和父母长辈取得真正和解的人。真正的和解首先来自你对那个人的理解。要理解,就要有真正的沟通。
 
沟通太难了。何况我们要的还不只是和颜悦色的说话,不只是自作聪明的话术,不是故作大度的拥抱,体贴的微笑,或者动不动就回忆往事的煽情。而是好奇,单纯的好奇。好奇这个人都经历了什么?他一生下来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他是怎么长大的?他的家庭给他带来了什么?他接受了什么教育?他跟什么样的人交往?他属于什么圈层?他有什么信仰?做过哪些职业?经历过哪些重大的事件?那些事件怎样沉淀下来,才会形成眼前这样一个(在你看来)不可理喻的老顽固?——你们曾经朝夕相处,但他的故事你未必真正理解。
 
他首先是一个可理解的人,然后才会有理解。
 
如果你有兴趣,想对父母多点了解,这个长假是难得的机会。你们都在家,无处可去,你可以试着打开这个话题,听听他们的人生。也许你就会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在乎稳定,为什么有钱舍不得花,为什么对你的生活方式那么地不认可,以及在催你结婚/生娃的焦虑背后,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但这都是题外话了。我不是建议每个人都一定要问父母:「那一年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在那之前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必须要理解父母吗?假如我就是不想跟他们和解怎么办?——我的想法是,不想就不想。各人有自己的选择。有人完全没有跟父母休战的愿望,就想僵着。也好,僵下去也比自以为是的「体谅」好。前者至少暴露出我们之间是有问题的。不要用《囧妈》式的温情来粉饰问题,以为和解就是给出一个高姿态的拥抱,一切问题就消失了。别想啦,你也遇不到那样一头熊啊。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