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生气的人很多。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在站队,举报的,曝光的,划清界限的,写日记的,写信的,帮人回信的……朋友之间也会放出「不同意请自动拉黑」之类的狠话。很多事情我都看不懂。但我想,大家那么生气,一定有生气的道理。
 
我有一个从健康角度的建议:生完气之后,记得放下手机,花一点时间跟自己待在一起。
 
跟自己待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安顿一下自己的身心。不要理会正在发生的纷乱,回到你的一亩三分田,换个舒服的坐姿,喝口水,问问自己:
 
「我还好吗?我有没有问题需要解决?」
 
作业写了吗?工作做了吗?家务完成了吗?身体还好吗?冰箱里还有食物吗?卡上的钱还够花吗?……如果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走到窗边活动活动身体吧,你看,院子里的花已经开了。
 
大家操心的都是大事,世界的,国家的,民族的。在这些大事面前,个体原本微不足道。但是任由个体的身心受到这些事干扰,日复一日地消耗,终归不是办法。何况,自己的状态调整得好一点,回头再看这些事,也更容易看到事情是如何影响自己的。有助于我们从个人立场做个判断:哪些事你要继续参与,在其中要为自己做些什么。
 
看世界的时间太多,就不太容易看自己。
 
我最初学心理咨询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事对你意味着什么?」
 
这句话的重音,落在「对你」二字。
 
这个提问让我受益匪浅。曾经我也是一个爱高谈阔论的人。现在我的格局小得多,也具体多了。不管是不是在咨询室里,谈起对事情的立场——哪怕全人类都持有相同的立场——我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它对你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太基本,也太容易被忽略了。很多时候对方会一愣:意味着什么?不是很清楚么,这个事太糟糕了!是,可是对你来说,最糟糕的是哪个部分?我不能假定自己知道,我甚至不能假定你已经想清楚了。
 
这件事或许覆盖了千万人,但我不关心他们,我只想问你。你受到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
 
我还记得,教我这个提问的老师举过一个例子。说他有一个女研究生,有一回听说身边某个性骚扰的丑闻,激发了PTSD的症状。因为她也有过被骚扰的经历。于是她和老师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这件事对她个人意味着什么呢?她最难接受的,并非被侵害的恐惧和耻辱,而是骚扰者曾经是她的朋友。她并没有看出对方有如此恶劣的品性。这让她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对自己看人的能力产生了深切的怀疑。这种对职业能力的自我怀疑,于她个人而言,甚至超越了性的耻辱。
 
想想也很难过。看上去所有人的态度都一致,都在声讨坏人。在正义的大潮中,许只有她一个人还在纠结一个个体的,微不足道的职业困扰。这份痛苦虽然小,但真实存在。而这样的痛苦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哪怕正义得到伸张,罪魁祸首受到了惩罚,哪怕她也作为一个受害者获得了公道,她这一份微不足道的痛苦,仍然只能交给自己回答。
 
所以,不管宏观层面上一件事得到怎样的解决,跟自己待在一起,仍然具有微观的意义。
 
「这件事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们经历了太多生气的事,但你的生气不一样。也许这些事让你的工作受到了伤害,也许你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也许你的好朋友受到了牵连,也可能意味着更深,涉及到你的自尊,你的孤独,你的创伤,或者你太害怕受到集体的抛弃。甚至有可能——极端的情况下——你只是太寂寞,希望显示一点点的存在感。这同样是微小而真实的痛苦,没有别人可以抚慰,只能你自己照顾自己。
 
请从争论里出来一下,深呼吸,看看自己失去了什么,或者面临怎样的恐惧。互联网上有一万人正在为此争吵不休,但他们不能替代你的难过。
 
你要照顾好自己,否则,战斗又为了什么呢?
 
上周,我谈了一次网络督导的泄密事件,《论保密和突破保密》。很多人看出来,这件事让我很生气。我问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它对我意味着什么?答案是意味着生计。如果突破保密的风气继续抬头,我什么都不做,我的职业就面临风险。所以你看,我要写那篇文章,目的很浅薄,不是为了争一个道理上的对错,只是为了保住饭碗。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请所有跟我一样想的同行站出来,相互确认一下存在,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调整心态,找到活下去的位置。
 
现在,至少我的感觉就好一些了。
 
作为小小的个体,在一个行业的动荡中保住饭碗,说来也不算什么。但因为是我本人,它对我就还是有意义。我想,那些让你生气的事也一样。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