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心理健康的纪念日扎堆。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刚过去的4月1日是张国荣先生的忌日。失眠、抑郁、双相情感障碍,这几种都是慢性病,共同特点就是「难以根治」。好几天,坏几天,不好不坏又几天。
 
认识慢性病的过程,很多人的心理模型也在发生变化。没生病的时候,大家都相信生病就必须治好。彻底消除了病魔,才可以安心生活。刚开始被这些疾病缠身的人,或多或少也会有这种期待:
 
「要吃多久的药才能根治?」
 
「治好之后要怎么控制它不复发?」
 
「怎样才能彻底摆脱失眠?」
 
接下来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多方求医,反复缠斗,希望继以失望,失望继以希望……最后不得不承认,所谓「彻底消除」的愿望,恐怕没法实现。这个过程,短的几个月,长的可能要反反复复好几年,几十年。大学生变成肄业生研究生,学生走入了职场,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一个城市漂到另一个城市,有的结了婚,生了孩子。
 
回过头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胜负难分。但是胜负也不用计较了。最初想的是「打完再生活」,结果打着打着,只能是「边打边生活」。
 
慢性病,持久战,一点点调整对生活的预期,直到变成生活的新常态。我把它说成心理模型的变化。这个观念转化的背后,涉及到不同的认知加工策略,行为模式,情感反应,对未来的整体规划,包括对确定感的不同需求……方方面面都在变。
 
最重要的变化,是从全或无的两极,转为了线性的连续谱。两极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一心治病,要么是彻底健康。好则全放,不好则是全收。连续谱就有了漫长的中间地带,在这里,安放着慢性病人绝大部分时间的生活:好一半,坏一半,先治再养,且治且养,以养代治。生活和生病之间,多出来了各种办法共处,或者说,也只能共处。
 
失眠的人,慢慢不再非睡着不可。反正睡不着,索性醒着。该吃的药吃着,哪些药每天吃,哪些在特定的时候吃,哪些尽量不吃,都有规律。在此基础上,调整白天的作息。如果是学生,上课时睡过去,就想着课后怎么弥补。如果是上班族,就用咖啡和行军床续命。药不能停,上课上班也不能停。精力始终是没有过去那么旺盛了,那么,适当地降低一点预期。但日子总得凑合往下过。
 
抑郁的人,一开始停工停学,跟病情死磕到底。复发几次,就不知道「底」在哪里了。日子还得过,吃药,定期复查,换药,其他事情还得一点点做起来。抑郁还在,但也死不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走不动就停一停。也不是全停,还得一点一点的。一边停,一边还要考虑现实的代价。趴在地上休息一阵,喘口气,感觉振作一点了,再继续向前爬。至于下次什么时候又不行了?下次再说。
 
听起来并不鼓舞人心,但是实用。
 
慢性病人多半都会发展出这种能力。或早或晚,看他什么时候放弃对「彻底消除」的希望。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总要崩溃过几回才会死心。承认问题就是解决不了,至少短期解决不了,才会让自己主动变化,每一块肌肉和神经元都会为此轻微地调整。人变得更松沉,为新的常态做准备。
 
「等到有一天,彻底消灭它以后……」
 
不存在全好的一天,也许永远都治不好。
 
「但凭什么说治不好呢?如果换一种药呢?」
 
「万一有奇迹呢?」
 
「也许再多坚持几天就好……」
 
说得也对,奇迹可能发生。但慢性病人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可以一边等待奇迹,一边并不在真的等待奇迹。——他们开始考虑当下的每一天。
 
带着病痛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赚钱?怎么交朋友?怎么谈恋爱?怎么健身娱乐?怎么向身边的人解释,争取他们的照顾?……这些问题变得跟治病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带病生存」需要很多方法。想办法的前提,是愿意花心思去想,而不是用一句「治好就没事了」来敷衍。
 
放弃了治好的期望,慢性病人的创造力就无穷无尽了。可以把生活上下的每一处都照顾得妥帖,看不出有任何问题。用一个形象的比方,就是近视眼戴眼镜。有病又怎么样?正常人在生活里做什么,他们(基本上)也做什么,只是多一副眼镜而已。
 
目标不再是治病,而是最大限度维持生活功能。谁能维持得更好,谁就在广义上更健康。
 
说麻烦也麻烦。但接受了这样的生活常态,反而比想要「速战速决」更轻松,生活恢复了秩序和掌控感。甚至有这样的例子:因为适应了带病的生活,有人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病也「好」了。
 
其实,到这一步,治不治好也无所谓了。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疫情发展到今天,全球确诊超过一百万,还有数量不定的「无症状感染者」。我想,该学一点慢性病人的心理模型了。
 
以前对疫情的想法,总盼着有一天,咔,官方宣布全部清零,大家集体把口罩一摘,解放了!吃火锅!所有人一扫阴霾,那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我们正在接受(或者还不愿意接受)的现实是:可能等不到那样的「一天」了。新冠肺炎会下降,但不会降到零。也就是说,人类不会全输,也不会全赢,在特效药和疫苗出现之前,会转入第三种可能:与病毒长期相持。这一来,每个人恐怕都需要慢性病人的经验,接受这种形态,在头脑中建立两极状态间的连续谱,既不放松警惕,也不过度紧张。考虑的问题,要从怎么把风险清零,变成怎么在带着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活得好一些。
 
边打,边活,而不是打完再活。
 
我们正在经历这种转变。就连专家也承认了,不会有大功告成的一天,恐怕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在病毒面前都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没有大获全胜,只有无数个局部的胜利,暂时的胜利。伴随这些小胜利,也会分地区,分场合地「摘口罩」。假如形势吃紧,再分地区分场合地戴回口罩。
 
问题不大,就放。形势严峻,就收。收一点,放一点,小步小步地变化。我猜,以后决策的颗粒度会越来越精细,形势一变,应对就变。在这个领域,「朝令夕改」不再是一个贬义词,而会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前提是,我们的内心结构也变得越来越有弹性。安全要管好,火锅也还是要照吃。接受在大的不确定下,寻找短期的,局部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恢复生活与生产,以及,恢复快乐。
 
把小的胜利叠加在一起,约等于一个大胜利。
 
不能完全消除风险,每个人就都要思考:
 
如何不让风险挡住正常的生活?或者说,如何带着随时可能发作的病痛,更健康地活着?
 
答案在慢性病人那里,他们是专家。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