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收到一个提问,很有代表性:

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咨询您一下:我家孩子不太合群,别的小朋友喜欢的他都不喜欢。跟朋友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他也不太跟同龄小伙伴玩儿,特别黏着我跟爸爸。他现在上幼儿园,好怕他上了小学融入不进群体。

请问老师,对于他的社交,该如何引导比较合适呢?

先说建议——

下次,跟朋友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儿之前,跟孩子讲清楚:「等一下爸爸妈妈要跟叔叔阿姨一起玩,没有时间陪你。你自己找地方玩。」

这样做了,孩子就会乖乖地找其他小伙伴吗?也不是。粗略一想,大概会有几种结果:

  • 孩子离开爸爸妈妈,找小伙伴一起玩;

  • 孩子离开爸爸妈妈,一个人打发时间;

  • 孩子耍赖,就要黏着爸爸妈妈。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使这个孩子做一些不同的尝试,从而为后续的变化制造可能性。小孩子倒不一定非要合群,融入群体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总之他会找到自己的办法,面对不同的情境,解决不同的问题。——「没事干」就是他必须解决的人生问题之一。很多人之所以有找朋友的需求,说到底,不就是为了打发「没事干」的时间吗?

但他总要先遇到问题,才会想办法。

他最后的解决办法也未必是交朋友,可能无聊的时候自己找个玩具,看本书,打发时间。可能父母不喜欢孩子这样,到了这一步,就再想别的办法引导吧(其实我个人亲测,那样的人生也不坏)。

那么,祝你好运。

提问解答得差不多了。但我想讨论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我们究竟在解决谁的问题?

乍一看,孩子有问题,孩子不合群。

但孩子不觉得他有问题啊。

他黏着爸爸妈妈,活得很好。

真正的问题是:爸爸妈妈喜欢一直被黏着吗?按我的经验,爸爸妈妈也想有松口气的时间。组织家庭联谊,精髓就在于让孩子玩孩子们的,大人玩自己的。如果一个孩子老黏在大人身边,大人多多少少会有点扫兴。也许爸爸妈妈是有这个需求的:偶尔也想获得一些独立的空间。

事实上,让孩子去找别的孩子玩,对父母来说,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既然如此,不如把边界交代清楚:「这段时间我们不陪。」

父母说出这句话,父母的麻烦就解决了。「找别人玩」才有可能变成孩子自发的动力。

可惜的是,很多大人不会这么说。他们被训练出一套无私奉献的思考方式。他们会说:「我倒不是为了自己怎么样,我是担心你,为了你以后的成长」,这样说显得更漂亮。很多父母真是这样想的。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出发点都是为了对方好

但这样一说,反而让孩子困惑了:

爸爸妈妈有自己的生活,不想让我时刻黏着,这个事实可能会让我伤心,但只要接受下来,我就能想办法。它是完全可以应对的。
但他们一边不介意我黏着他们,一边说「为了我好,建议我别这样」。我就会怀疑自己:我错了吗?——比起跟别的小朋友玩,我心里的确更想黏着爸爸妈妈,这样的我是不是有问题?我是不是在无形中犯了很大的错?

这个孩子已经被标记成有问题的孩子了,问题的名字是「不合群」。但凭什么「不合群」就是问题呢?孩子本身并没有任何的不适。在目前这个阶段,不合群造成的唯一麻烦,就是父母失去了自己的独立空间,父母无法玩得尽兴。那么,更清爽的方法,不应该是由父母主动划分边界吗?

这样做,对孩子也是干预。这种干预更强烈,更简洁。接受干预的人,也更心安理得。

那些「为了你好」的干预,都可以变成「我要」。

你要自觉学习,这是为了你好。
——我懒得每天盯着你,我要自己的生活。
你不要大吵大闹,你该学会安静。
—— 你要吵出去吵,我需要安静。
你多干点家务,都是为了锻炼你。
——我忙不过来了,我要你帮忙。
你这样说我,我无所谓,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教训,你以后就不会对别人这样了。
——其实我有所谓,我在生气。

有人说,这些话父母说不出口啊。

父母说不出口,所以才是父母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如何用温和的不伤害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边界?而不是说不出口就不说,或者全说成是为了孩子打算。——这恰恰是提问背后的陷阱。「我」看上去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我要你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这是父母的怠惰,看上去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却让自己避开了最难的一环。

最难的就是承认「我要」。我要,我承担了我的自私,就把孩子的空间还给了孩子。哪怕他不高兴,但这是真相嘛。这个真相最终会解放他:他有黏着父母的需要,他想永远当一个小宝宝,这没有错。他可以充分接纳自己有这样的愿望。唯一的问题是爸爸妈妈受不了。不过放心,他们不拒绝就没问题。如果他们真的受不了,他们会说出来。

收到父母的拒绝,孩子会更轻松。他可以坦然接受自己有需要,也坦然接受父母的拒绝。这份坦然,可以他发展更多的探索世界的勇气。

所以,开头的问题,父母想帮助孩子融入人群,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爸爸妈妈的问题:孩子老黏着我们,我们该怎么让自己轻松一些?

第二个问题,才是孩子的问题:爸爸妈妈不让我黏着他们,我该找点什么别的事做?

分成两个问题,其实,也就没问题了。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