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说,几年前他约过我的咨询,助理告诉他要等一段时间,他问多久,助理说一年左右。他麻溜地放弃了。
 
「所以真的会有人等那么久?」他问我。
 
是有人,为数不多的几个。
 
事实上每次新约到一位来访者,见面的同时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为了他/她无端忍受的这段漫长的等待。最有耐心的来访者,等咨询都等了两年多。——这倒不是说我的预约火爆到什么程度,纯粹只是因为,那几年我用来做咨询的时段太少了。
 
当初预约的时候,助理会简单登记一下咨询主题,等到我和来访者见上面,他本人都已经不记得曾经写了什么,需要我念出来帮他回忆。
 
然后我们发现,他的问题往往已经变了。
 
今天想聊一聊,等待可能带来哪些变化。
 
1. 他会活下来
 
我在大学心理中心工作的时候,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个学生打电话来,说明天有大考,现在心慌得不行,急需找个心理老师调整一下压力。
 
遵循正常预约流程,只能遗憾地告知他,这一周的时段都约满了,下一周可以给他安排上。
 
「下周?下周都考完了!」他大喊。
 
可以理解他的不爽。他的需求就是现在,马上,获得帮助。很多人在得知还要等的时候都难以忍受。因为打出这个电话本身,就代表着某些矛盾或问题已经足够强烈,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当然,一个有责任心的学校不能让学生这么不爽,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解决。比如多雇几个咨询师,把一小时掰成好几半……不过我常常忍不住想:万一,万一啊,赶上那个寸劲,真没人了,所有咨询师都忙到无暇他顾,这个人接下来会怎么样?
 
我想,他还是会活着撑过第二天的考试。
 
他发火的瞬间给人一种印象,好像得不到及时的救助他就要死了。一个绝望的灵魂在呼唤你的垂怜。——但这种印象与其说来自于事实,不如说是来自于咨询师的自恋。见不到你会让他在复习和考试中很不舒服,可能会失眠,考试也可能挂科(为了减少内疚,我必须补充一句,会挂科的人就算当天下午跟你谈过一个小时,也还是会挂科)。算上全部这些代价,他仍然可以撑过考试,活下来。
 
然后呢?然后暑假就来了。
 
假期中他有一百件事要忙,根本顾不上心理咨询。等到他精神抖擞地返回学校,已经是另一副状态了。回想起上个期末的事,他心有余悸:「当时特别崩溃,居然都想去做心理咨询!」
 
我还做过一种更极端的思想实验:假如这个学校根本没有心理中心呢?假如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心理咨询师这份职业呢?这个学生还是会遇到考试压力,会心慌,会感觉自己撑不下去了。但结论不会变——他会找到自己的办法,撑过这一关。
 
2. 会有其他解决方案
 
他还可以找别人。
 
世界上还有很多心理咨询师,有人这周刚好就有空。如果还等不及,他可以去医院精神科,早上挂号,上午就能见到医生。对于刻不容缓的病人,医生会做出应急处理(事实上,那种状态下他就算去心理咨询,咨询师也会建议他先看医生)。
 
还有别的方法。他可以去补习,也可能去健身房踩单车。如果他信中医,一副中药就能大有起色。或者参加正念练习,或者点开这里学习积极心理学。
 
也可能找不到别的办法,就找朋友喝酒,吐吐槽。大家一顿劝:「你要做什么心理咨询?」
 
也对,睡一觉起来,第二天就好了。
 
3. 问题变得可以容忍
 
以上是一些乐观的猜想,悲观一点想——或者说更满足咨询师的自恋一点,说不定心理咨询是唯一的法宝。有人在见到咨询师之前,就是怎么都好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得不认清现实:
 
这个问题,暂时就是解决不了。
 
比如慢性的抑郁,焦虑,服药也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带着这些解决不了的问题,生活又must go on,他和他身边的人就不得不做出调整。
 
也许他终于可以说服自己放弃一些难以实现的理想,或者家人会降低对他的要求,也许上司不得不给他多批两天假,也许他会换一份工作。
 
有时候,不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解决,甚至可能是有人更想要的解决。我有一个来访者,第一次打电话约心理咨询,助理登记完信息,告诉她要等几个月,她当时明确感到松了一大口气。她对男朋友说:我已经约了心理医生,但还要等很久很久。
 
男朋友说:那怎么办?
 
她说:等呗,还能怎么办。
 
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她真实的想法是:说好了要等,你就不用逼着我再去看病了。
 
等终于约到咨询的时候,她已经不用再解决最初的问题。事实证明她和男朋友完全有能力带着问题生活。——只要男朋友知道医生要等,就够了。现在她想探讨的问题变成,为什么她和男朋友非得要一个不存在的「医生」介入,才能好好相处?
 
4. 问题也可能消失
 
等的时间足够长,有的问题会自行消失。
 
听起来没什么道理,但就像问题出现的时候也没什么道理一样,时间可以带来这样的改变。
 
很多生理疾病都有这个特点,莫名其妙地来,人类甚至还没找到对付它们的特效药,它们又莫名其妙地走了。这叫自限性疾病,比如感冒,会困扰你一段时间,时间到了就自然而然地痊愈。
 
心理学也常常和这种情况打交道。有的小孩会忽然出现怪异的行为:抽动,尿床,刻板动作。医生也给不出明确的解释。忧心忡忡的妈妈忍不住求助于心理学。然而,还没有见到咨询师,也许只等了一两个星期的时间,问题又神奇地消失了。
 
可以等到问题自然消失,这是一种幸运。如果过于急切地处理,说不定反而会制造一种麻烦,比如阻断问题消失的自然进程。就像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一句脏话的孩子,本来是随便一说,却发现大人们对这个字眼格外地感兴趣。他学到的别的东西很快会遗忘,唯独这个字眼想忘也忘不了。
 
5. 问题会带来新的发现
 
写这些,不是要为我的懒惰辩护,好像让来访者等个一年半载是什么骄傲的事一样。更不是给心理咨询拆台,仿佛有没有这个职业都差不多。
 
但我确实觉得,适度地等一等可以是有好处的。一个人带来一个问题,急着请你帮他解决,你可以约定一个比他期待的略微晚一点的时间——而不是完全拒绝。这样,就可以有一小段等待。
 
(当然这段等待不要是一两年,一年实在是太长了,这是我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调整。)
 
让子弹飞一会儿,问题有一点变化,再解决。不知道这算不算我的一个恶习。如果有人突然打电话给我商量什么事,只要不是必须马上处理的急事,我都会说,我理解你很着急,但我需要一点时间。我先想一想,你也想一想,我们再约个时间。
 
虽然我当时可能也是有空的,但推到另一个时间还是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一方面,我们会更投入,准备得更好。另一方面,等这么一小段时间(哪怕只有20分钟呢),对方多少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考。那些不必讨论的问题会自行得出结论,新产生的问题,往往是一个更成熟,更精炼的版本。
 
而每当我见到一个新的来访者,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过了这样一段变化。我会问他们:
 
从预约到现在,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我会听到一个很长的故事:问题如何变好或变糟,他如何自我调整,如何寻求替代的解决,身边的人如何推动他或者阻碍他……以及最重要的,今天他回头去看,对这个问题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有的老师把这个过程叫做「淬火」——钢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丢进水里迅速冷却,这是锻造的一个环节。当初预约的时候,他一刻都不能忍受那些痛苦:难以控制的情绪,不尽人意的人际关系,缺乏自信,弥漫性焦虑,厌世或者抑郁……紧迫感催促他打出电话,然而他必须等上一段时间。
 
利用那段时间,他会驯化自己的冲动,冷静下来思考,事情是否真的像他认为的那么糟糕。
 
然后他会发现,变化随时在发生。——不用刻意做什么,只要等一段时间再看,谁都会发现这一点。他会重新评估这个问题,评估一次对话的意义。最终也许会取消预约,或者发现更重要的问题。新的问题随时会出现,也随时都在变化。
 
你没有「那么」需要解决最初的问题,接受这一点让人不大舒服,但最终会让人活得更好。
 
说说文章开头那个,取消了预约的朋友。
 
他失望地挂掉电话,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然后他下定决心辞职——因为失去了最后一点「带病工作」的指望。他意识到现在是要做出取舍的时候。在家养病期间,他尝试过各种活动,最后选了骑行。一年后,他和几个朋友一起骑川藏线。
 
就在这条线上,他遇到了后来的老婆。
 
现在他结婚了,状态很好,问题都不药而愈。假如还可以有一次做咨询的机会,他想问我:如果当初他约上了咨询会怎么样?当时他只想让我拿个主意,他那种情况该不该辞职。我会怎么说?如果我劝他坚持,是否后面这些好事就不会发生?
 
我问他是怎么想的。
 
他说,应该还是会辞职吧。又想了想,说: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是自己拿主意比较好。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