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了改善我的慢性鼻炎,听从朋友的建议,我从九月开始每两天游一次泳。上大学那时候为了应付考试,勉强可以在水里扑腾两百米,但其实连换气都不会,更毫无速度和技巧可言。现在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想从头开始学起,未免有点吃力。
 
我总是选择早上开馆的时间,原因是人少。如果一条泳道有人,我就难免觉得自己碍手碍脚。他们从我身边加速超过的时候,我仿佛可以听到他们不屑的嘲讽声:「哪来这么一个挡路的麻瓜?」
 
但没人的泳道可遇而不可求。早上游泳的人虽然不多,往往都是熟客,每来一个,(在我看来)都跟专业运动员一样身姿矫健。看到他们在泳道里乘风破浪,头脑中就会响起一个久违的评论声:
 
「死心吧,你根本不适合这件事。」
 
说到这些评论——
 
以前看过一本教写作的书,叫做《一只鸟接着一只鸟》。说是教写作,教了些什么写作技巧我几乎全忘了。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概念只有两个:
 
初稿都很烂 。
 
要学会无视头脑里的声音。
 
初稿很烂,这容易理解。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初稿的同时,头脑里会有声音全方位无死角地评论自己烂。你就会把一半以上的时间花费在和这些声音的交战上——或者更糟,你直接被说服,成了评论的奴隶。那本书传授了这样一个方法:
 
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分离出其中一个声音,想象它变成了一只老鼠,抓住它的尾巴扔进一个玻璃罐里。以此类推,把每一个声音都变成老鼠扔进去。盖上盖子,看着所有「老鼠人」在玻璃罐壁爬来爬去,叽叽喳喳地乱叫。想象罐子上有一个按钮控制音量,可以调大——你可以听到那些声音在如何愤怒地,气急败坏地数落你;然后拧到最小,看着那些老鼠张大嘴却传不出声音,急得跳来跳去。
 
把罐子丢到一边,做你想做的事。
 
一种想象练习。这个方法我时不时会用一下,确实有效。它的核心在于提醒自己,那些声音无论听上去多么真实且伤人,也不过是一些声音。
 
记住,一切声音都可以关到罐子里。
 
但是这样说的时候,就会有人忧心忡忡:这样真的可以吗?不会太不负责了吗?如果一直逃避自己的缺陷,这不是懦夫的行径吗?……假如你也有这些担心,请注意它们也是一些声音。听一听当然也好,但如果太吵闹,就不如一起丢进罐子里。
 
不是要你闭目塞听。别人的看法要多揣摩,但涉及到对你的评价就不值得了。毕竟没几个人真的在看你。很多人不了解一条基本规律:人们对你的关注往往比你自以为的少得多。和我同一条泳道的娴熟泳者,是根本注意不到身后那个笨拙的麻瓜的,只有我自己还在头脑里模拟他们的声音。
 
我的朋友张春有一句用来安慰人的话:「人家见过的傻X多了,不差你这一个。」真的,总想自己是别人念念不忘的傻X,哪有那样的好事。
 
前些天有一个研究生选择了走上绝路,留下的遗书让人痛心。全是声音的交战:「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笨,懒,没用。这二十几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出来」,「你这样下去肯定延毕,丢人」,「废物,去死吧」……
 
很可惜,他把那些声音听到了心里。
 
事后围绕这个悲剧的讨论,都是站在局外人的视角上出主意:不要在一条路上死磕啊,不行就退学;或者再熬一熬啊,总会熬过去。好像每个人可以为他指出更简单的解决之道。但我觉得,这些声音也让人更困惑和无所适从。再遇到这样的年轻人,与其给那么多建议,不如让他了解:我们就是说说而已,我们也没有那么在意你活得怎么样。
 
了解这一点,人自然就会轻松很多。
 
有太多的年轻人受困于头脑中的声音了。可能作为一个研究生,一个在大多数人眼中优秀且很少让人失望的青年,他不认为「别人」可以允许他活成别的样子。这让他无路可走。我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这种束缚。直到某一刻才意识到:没有「别人」,自始至终只是头脑里的一些声音。
 
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意识到「只是一些声音」,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自我突破。无论是打算写作也好,打算换一份职业,或者尝试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也好,有了这份领悟就都可以实现了。试试呗,没人拦着你,除了那几个根本不重要的声音:
 
「你这样的人,不应该那么做。」
 
可是你管我呢?不用驳斥,证明这种话对或不对都没什么意义。仔细听这个声音,它只是在纠结对你的定义:你应该什么样,不该什么样。问题是,「我」该是什么样,有几个人真的在意呢?
 
我记得我从体制内离职的时候,也有很多人问:「太冒险了,万一将来混不下去了怎么办?」吓得我也忍不住问我自己:那么多人都不看好,会不会真的是一个错误决定?——但我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的时候,那些问问题的人早就聊别的去了。他们只是问问,压根不在乎我真的怎么想。
 
你看,我唯一要交代的人只有自己。
 
这样一想,包袱就小了。怕什么?反正是活给自己的,活成什么样自己知道。离职之后确实有风险,那么唯一有意义的就是想办法减少风险,量入为出,开源节流。这也许在别人眼中还不够明智……但没必要替他们考虑这些。游泳是为了让自己在水里前进,唯一要考虑的是按现在这样游,还是调整姿势让自己更舒服一些。至于好看或不好看,标准或不标准,熟练或是笨拙……在那些声音上停留的时间越少,专注于真实的时间才越多。
 
不管你在用怎样的方式生活,活着就已经很好了。有一些声音在说你不够好,但声音本身并不会帮你进步。无视这些声音,倒有可能进步。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