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快放假了,有人请我推荐几本书看。
 
我在2019年底整理过一份系统心理咨询领域的书单(见文章末尾)。过去一年承蒙各位编辑关照,又为我推荐了不少心理学的好书。可惜时间有限,听凭自己的兴趣选了一部分读。有几本专门在去年写文章推荐过了,在#读书的话题里可以看到。还有不少,正好趁此机会补上一份整理。
 
按照这些书的功能和面向人群,我把它们分成三类:一是给普通读者,帮助你思考和了解自己的;二是家庭养育主题的,推荐给父母看;最后是给专业工作者(主要是心理咨询师)看的。
 
每本书我会简单讲几句私人的阅读感想,不一定客观。购买链接附在后面,请理性选购。
 
一、思考和了解自己的:
 
《我是谁,或什么》
 
「我是谁」这个问题,在我所知道的人里没有谁比《集异璧之大成》的作者侯世达(Hofstadter)思考得更深入,更接近本质了。《我是谁,或什么》是由侯世达和认知科学家丹尼特编选的一本集子,收录了27篇文章,包括小说、戏剧对话、哲学论文,集合众多20和21世纪的伟大头脑(例如:博尔赫斯、图灵、理查德·道金斯……),探讨心智(mind)这一终极命题下的不同侧面:精神是否存在;自我意识;身心关系;人工智能的进化;自组织和自创生……倒也不是简单的编选而已,每篇文章后,编者都有反思评论和隔空对话。
 
足够古老,又足够前沿,绝大多数思考是自我指涉的。这一类东西,不喜欢的人或许一翻开就有烧脑之感,但喜欢的人读起来会大呼过瘾。
 
《我是个怪圈》
 
前面对这两类人的分类,出处也是侯世达。来自2019年出版的他的(相对)近作:《我是个怪圈》。相比那本天书一样的《集异璧》,这本书的论题更集中,文笔也更通俗。对于自我指涉在人类意识中的作用,做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不幸而又无可奈何的是,这些描述也是自我指涉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书并不是心理自助书。不要指望读完它们可以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什么的。读完并不会引发任何功能性的改变,除了面对自己感觉更困惑(以及打蚊子时更心安理得)。
 
《关系性存在》
 
我在2019年的书单里推荐过Kenneth Gergen,还感叹没有太适合的入门书。那时并没有看到出版不久的《关系性存在》。所以再特别推荐一次。这本书特别适合对社会建构理论感兴趣的人。
 
社会建构理论的基本立场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并非是被天然规定的,而是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作用下,通过描述和解释「建构」出了我们眼中世界的样子。简言之,社会建构理论重新定义了我们以为的「真实」。作为社会建构理论的奠基人,Gergen的书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他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叙事的深信不疑,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一种建立新世界的前景,并为此深受鼓舞。
 
二、给父母的养育书:
 
《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
 
这本书适合6-12岁孩子的父母看。正好是孩子读小学,父母最容易焦虑的时期。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学常识,有助于缓解焦虑。作为一本写给没有专业背景的父母的书,力求深入浅出,简洁实用。这方面本书堪称范本。每篇文章都不长,知识点精准,回应了父母对孩子成长方方面面的困惑。
 
编者都是学术界的大腕,专业性有保障(特别强调第三位主编钱铭怡老师,是我的导师)。
 
《家庭心理百科》
 
这是另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养育书,由韩国心理学家主持编撰,适用范围比前一本书更广,不光适用于家有儿童的情况,还有青少年、成人、中年和老年阶段容易遇到的困境。按照时间线索,分门别类做梳理,每种问题都给予了简明扼要的指导。
 
这本书倒用不着从头看到尾,但说不定某一个主题就会对你有帮助。即使一时用不上,放一本在家里镇宅也不错,保不齐未来哪天就会需要。
 
《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
 
现在看这本书简直再应景不过了。全是游戏,立刻可以跟孩子玩起来。不光有趣,还有用。
 
两位作者一是戏剧训练专家,一是儿童教育专家,都擅长通过玩耍的方式「培养」一点什么,注意力也好,观察能力也好,就是常说的寓教于乐。
 
不过在我看来,培养能力什么的都在其次。关键是玩。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事做,有乐子找,不至于各自看着手机,这就够了。不要把小神兽说成一种折磨,全家难得在一起玩几天,要珍惜。
 
这本书适合3-12岁的孩子父母。
 
三、给心理工作者的书:
 
《深度转变》
 
这本书是今年一月刚出版的,宣发力度不大。但我关注它已经超过了五年。关注的最主要理由是:这么好的书为什么还没有引进到到国内?
 
我是通过十几年前的一本译著《发展的自我》关注到作者Robert Kegan,继而顺藤摸瓜找到这本书的。当时只有英文版,书名叫做《How the way we talk can change the way we work》,直译为「我们说话的方式如何改变我们做事的方式」,我感觉要比现在这个题目更有吸引力一些。
 
看上去怎么都有一点像励志畅销书的味道,但Kegan其实是一位哈佛大学的严肃学者。他最著名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心理模型。他在这本书里把自我发展总结成7个句型(也就是「说话的方式」)。改变这些句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结构,促成其人格成长和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自助书来阅读。
 
《困难案例的短程心理治疗》
 
这本书也是属于「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怎么都无法接受」那一类。想当年,心智研究所(MRI)因为一本离经叛道的《改变》轰动了美国心理学界,那之后就成立了MRI短程治疗小组。而这本书就是短程治疗小组的工作成果之一。
 
「短程」本身,就是对长程心理治疗的颠覆。它并不认为旷日持久的治疗是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反过来倒有可能在维持问题。对此,长程治疗的拥护者是这样反驳的:短程的治疗只能解决简单的案例,遇到困难案例就不行了。这本书于是特意挑选了传统意义上的困难案例: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进食障碍、成瘾……试图用事例反击:「你看,困难的案例也能这样解决!」
 
但它并不能说服那些不想被说服的人。这恰好是本书的论点:如果某人不接受你给出的证据,那么,增加更多的证据只会让他更加不愿接受。
 
《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书名剧透了一切)
 
要我说的话,这本书是《热锅上的家庭》的21世纪版。同样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描绘一个家庭遇到问题,接受家庭治疗,最终每个家庭成员都产生改变的过程。作者Nichols是结构派家庭治疗大师,写出过《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这样严肃的大部头,同时又是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因此,这本书从专业性和文笔的通俗性上都无可挑剔。
 
虽然写的是一个标准的西方家庭,但是看书名你也知道,这个故事对中国家庭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种家庭结构似乎有某种跨文化的普遍性。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一本相对专业的著作。来自一位从业四十年的加拿大心理学家,从反思性视角探讨心理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我第一时间读到后,就为它写了序。
 
改变是心理学问题,还是生物学问题,抑或是社会学问题?改变是势在必行的吗?为什么用面对面谈话的方式促成改变?谈话的不同阶段,有哪些关键的疗效环节?理论模型之间有何差异?……
 
每一个问题都是宝藏。
 
无论你在学习或从事任何一个流派的咨询或治疗,只要把「改变」作为工作的核心目标,这些问题就迟早是会面对的。先行者在几十年身体力行的经验中凝练出的思考,值得后来者反复揣摩。
 
限于篇幅,就推荐这么多。
 
既然是私人书单,难免会有个人口味,挂一漏万的问题。这里错过的好书不少,选进来的也未必适合大多数人。这当然是无可奈何的事,先提前致歉。如果恰好有你也喜欢的,那是我的荣幸。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