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个夫妻咨询。
 
妻子扁桃体发炎,在医院发热门诊折腾了一天。丈夫上班,打过去几通电话了解了情况,得知妻子看完病开好药了,就心安理得地照常加班。
 
一加班,又是忙到半夜才回家。
 
妻子委屈到不行,觉得「我去医院你都不陪我,这也就算了,居然还可以若无其事地加班」。丈夫的辩护则是「我们不是一直这样吗,这种小病自己去医院就好,以前从来没说过要请假陪你」。妻子说可是别人都有人陪,丈夫说你为什么老盯着别人的生活,什么东西都是别人有你就要有吗?
 
谁都没法说服谁,一件小事吵到要离婚。
 
生病只是一个引子。在这里最核心的冲突是,妻子提出想从这段关系里获得更多,而丈夫认为现在这样已经可以了,理由是「以前一直是这样」。我对这个冲突的内核很感兴趣,它代表了婚姻中某种经典的困境——对于变化的抵触。至于具体的细节,能不能早点回家,加班是否有不得已的苦衷,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这些事都可以商量着解决。真正的问题是: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商量?
 
丈夫认为没必要,原因就是他一直说的:
 
以前你都不是这样的。
 
这代表了一种思考问题的倾向:按照我们曾经达成过的共识,丈夫该怎么做,妻子要怎么做,已经是约定俗成,就应该成为两个人固定不变的生活模板。这是我们为「婚姻」这个方程式找到的一组解,按照那种模板我们达到过默契,彼此都满意(至少没有特别不满)——那为什么还要改?
 
没有先前的参照,问题就简单得多。我问丈夫:
 
假如你是第一天认识你老婆,没有以前的经验做参考。她从最开始就提出了要求,希望生病有人陪。你怎么看她这个要求,觉得很过分吗?
 
他承认,这个要求本身不过分。「问题就是……」问题当然不是这个要求,而是,她变了。
 
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对变化的态度。
 
人们天然地抗拒变化,可以理解。变化就是麻烦,即使请假提早下班这样的小变动,一旦打破了生活常态,就有麻烦。并且这麻烦来得毫无道理——又不是我想这样,只因为别人变了我就必须变,算什么?退一步说,我忍一次,以后就一劳永逸吗,还变不变?也说不准。站在丈夫的角度,当然还是希望形成一套固定的剧本(即使是扁桃体炎这种意外,也最好有一套标准的应对机制),省心省力,才会有更多精力对付工作中的烦心事。
 
不要这样想,会加重委屈:凭什么老婆说变就变,说翻脸就翻脸?本来一切都好端端的,我做得像以前一样好——或者一样糟,她却不干了!
 
不妨试试如下几条建议,调整面对变化的心态:
 
第一,接受变化是自然规律。
 
不要纠结「凭什么变」,不跟自然规律较劲。根据我的经验,在这件事上较劲很少能挽回什么,徒增烦恼。变了就是变了,万事万物都在变。今天晴空万里,明天就可能大雨瓢泼,没有人去找天气要个说法:昨天那样不是好好的吗,凭什么说变就变?把同样的视角放在人身上,就是系统论的视角了:每个人都会变,变就变了,自然道理。
 
第二,不要从「问题」的角度寻求解释。
 
人们本能地需要一个解释。好端端地为什么就变了?总有个地方出问题吧。——「会不会是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丈夫就会这么想。他定义了一个问题,在太太身上,这让他自己宽心:发生这些不是我的错,问题都在对方那里。她做全职主妇太久了,看了一些奇怪的社会新闻,想得太多。
 
这些解释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紧接着的推论就是「你的问题跟我无关,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它让变化的当事人感到更恼怒,这种解释把她放在「肇事者」的位置上。无论把问题说成是被偶像剧洗脑,被自媒体毒害,被闺蜜教唆,或者干脆就是变心了……甚至更不幸(或者幸运):心理有问题。在每一个问题背后,无辜的人都是丈夫:「安全感必须靠你自己建立,我做得已经很多了,但你还要更多,你是得不到满足的。」
 
多轻松,多省事。
 
但这样甩锅不会真的解决问题,只是制造了敌对,委屈,相互的指责甚至自责。更糟糕的情况是,妻子认同这种解释:都怪我过于情绪化。她认为有义务阻止自己身上的变化:我知道我有问题,但我自己也没办法控制,我的问题有多严重?
 
没有必要。变化来了,大家一起承担。如果一定要为承担找个理由,那就是「时间到了」。
 
可是,从前她并不是这样,无缘无故凭什么会变?——朋友,从前她二十岁,现在三十岁;从前她意气风发,现在她在家带娃;从前她愿意忍,现在她不想忍了。这些理由,你觉得够不够?
 
第三,先面对,再应对。
 
上周写过一篇文章,讲音乐剧《近乎正常》,也是一对中年夫妻,为太太遭遇的精神疾病焦头烂额。我说,不要把所有问题甩到生病这一件事上。后台有评论说:那你说怎么办?不吃药吗?
 
吃药当然是必要的,但吃药之前,至少看清楚我们在面对什么问题:真的只有我们一望可知的精神诊断吗?或许还有我们对彼此的失望,我们对婚姻产生了不同期待,我们在新的年龄获得了新的身份,孩子在成长,社会在变化,新的处境带来新的挑战……这些都只能面对。面对是一种态度,无论情况有多严重,它发生了,就不会不发生。
 
而我们的所有抱怨,指责,找理由……背后都有一种幻想:也许它可以不发生,只要还能回到从前。——但这种想法没有任何的现实性。无论愿意与否,只能承认并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变化,面对了这一层现实,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应对它。
 
老婆在这一刻觉得委屈,这就是现实。应对办法就是多陪一陪,假如实在没时间,就想办法道个歉,再花别的心思补上。这需要你付出一些代价,必须如此,因为在现实中真真实实存在着痛苦和需求。变化来了就是来了。不要再浪费一秒钟去想「它可不可以不来」,不如赶紧想:怎么办?
 
最后,把「不变」看成一种特殊待遇。
 
也是系统论的观点:在一个变化的系统中,「变化」永远是自发的,不需要特别解释,反倒是长期保持「不变」才是特异状态,需要解释。
 
所以在你钻牛角尖,「他(她)凭什么变」,钻不出来的时候,不妨从相反的角度想一想:
 
是什么让他(她)拖到现在才变?
 
是不是心平气和了?对方早就可以改变,出于忍耐也好,享受也好,把变化的时间点推迟了好几年,其中一大半说不定是因为你。这样想,不但不要抱怨,你还要领对方一份情:毕竟你们得到了一些年的稳定,那些不变的时间就当是赚的。
 
只不过没法继续维持,直到永远。
 
这些年看了很多家庭的案例,我越发感觉到,没有什么永远。不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我们对它寄予了太强烈的期望与失望,是因为我们被一段时间的「稳定」给蒙蔽,惯坏了。习惯于稳定,从而抗拒变化。但变化不因我们的意志而转移,你抗拒与否,变化都在发生,在任意的时间与任意的关系里。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事实,但时常用它提醒一下自己,会让我们有更好的能力应对变化。
 
(案例信息有虚构,勿对号入座)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