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高考最近出分了。
 
今年教育部有要求,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于是这几天出现了很多段子一样的宣传:
直接换说法。不是不让宣传高考状元吗?好的,我们通篇绝对不提「状元」这两个字:
更高级的,索性用上了悖论:
可以用来做双重束缚的教材了——
怎么说呢?我对于炒作高考状元从来没有好感,但对于这种无效干预,还是有点看笑话的心情。这种干预叫什么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面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治哪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家里禁止他看漫画,很严格,抓到一本撕一本。他只好把漫画书存到学校里,每天利用上课的时间看。直到学期末父母才发现真相,气得半死。
 
这个政策跟那对父母差不多是一个水平。
 
政策是一门利器,想禁止一些行为或鼓励一些行为,一声令下似乎就能达成。但这只是针对具体行为的干预。时间久了,就容易培养一种思维上的惰性,以为命令在任何情况下都管用。那位同学的父母就是这样,孩子小的时候,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指挥机器人。等孩子长大了,发展出自己的意志,这干预就不好用了。
 
比如孩子对学习没兴趣,你下一道命令:「对学习热爱一点!」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
 
你可以强制他多写作业,多上补习班,(在你面前)停止一切娱乐。但这些行为不会增加他对学习的兴趣,说不定适得其反。他就在你的眼皮底下,一边假装学习,一边琢磨着怎么躲开你。
 
你不可能通过下命令让不热爱的人热爱,让紧张的人不紧张,或者让低落的人振作起来。
 
这是完全不同的第二类干预。
 
我有个朋友是小学老师,她讲过一个例子。有段时间她想制止班上的孩子说脏话,她先是出台了规定,对不文明用语给予严厉的惩罚。这个规定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效果,学生们的语言看上去干净多了。后来她发现,他们只是发明了一套暗语,用字母和手势替代了原来的脏话。
 
她这才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制止具体哪个词或哪句话,而要改变孩子们对于「说脏话」的态度,改变他们认为「粗口很酷」的底层逻辑。后者并不是发布一套命令就够了。她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取得这些效果的前提,是她愿意承认——
 
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想要达成这一类的干预,就先接受这一点:它很复杂,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人的行为可以被管束,但态度是不受管束的。你可以通过命令简单干脆地告诉人们怎么做,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限制人们怎么想。你必须多费一点心思。
 
做这一类干预的人,绝不能偷懒。
 
这方面有一个著名的反例。一百年前,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禁酒令,限制酒精买卖。结果是围绕酒精的产业链转成了非法,形成了强大的黑社会势力。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看到,酒精的需求并未减少,喝酒的人照样喝,只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有人死于假酒,还有人死于犯罪和执法冲突。巨额的利润也让酒贩子铤而走险,而且既然已经非法了,手段上也就更加无须顾忌。这个禁令最终导致了无数的悲剧。它的初衷是好的,想减少酒精带来的伤害,结果却增加了伤害。
 
要时时记住这样的教训,记住哪怕是小孩,也拥有态度和自我意志的自由,你要对此保持尊重。这样才会在想要改变对教育的焦虑或者其他态度时,不至于低估这些事的难度。人们偏爱什么,害怕什么,或是抗拒什么,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不要因为限制了他们的行为,就幻想能够影响那些行为的内在。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多替他们想一想,否则,只会得到课堂上的漫画、改头换面的粗口,还有花样百出的状元宣传。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