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大学生的家长,听我讲抑郁症的诊断。下课来问我:如何判断孩子是真的抑郁症,还是因为收到了太多负面的暗示,自以为是抑郁?
 
我问:这两种情况有啥区别?
 
她说:如果是真的抑郁症,孩子就要停学治疗。但这一停代价太大了,医生说可能需要几个月,学习一下耽误太多了。搞不好还得留级。
 
「如果不是抑郁症呢?」
 
家长笑笑:那当然不用治了。
 
我理解了她的担忧。她怕的不是治病,只是停学。我说,我不是问用不用治,而是要不要停学。他就算不得抑郁症,也可以停学一段的。
 
「正常人为啥还要停学?」
 
我说:因为他想休息。
 
无论有没有抑郁症,正常人也可以休息。这与诊断的真假无关。这是课间发生的对话,时间有限,来不及展开。但正好跟我要讲的内容有关,所以我承诺为此单独写一篇,详细谈谈。
 
我猜这位家长不太高兴,我提到了她不愿意面对的一种可能。但这是无从否认的现实:孩子累了。无论是不是病,他都在评估自己的身心状态,思考未来一段时间采取怎样的工作节奏和强度,这是现实的必要考量。我绝不是在暗示孩子好逸恶劳或是怎样。但是——天呐,哪个正常人不想多休息呢?休息是多么轻松多么甜美,这件事无须多说。尤其课业压力繁重的学生,想到拥有一段自己支配的自由,无不心向往之。
 
写到这里也有点难过。我居然在写一篇文章,阐释一个如此基本的诉求。人饿了要吃饭,不想干活要歇着,这不都是天经地义的需要么?
 
但我不是外宾,我也理解人们在犹豫和恐惧的是什么。休息就要落后,这是不言自明的代价。所以很多人一边心里渴望休息,一边在现实中咬着牙拼命死磕,无非就是在权衡,值不值。
 
那么问题就是:谁负责拍这个板?
 
孩子本可以自己拍板。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丰俭由人。现在累是累,但人在困顿时能不能再咬咬牙?他愿意把自己逼到何种程度?只有他自己清楚。何况除了他,谁都负不起这责任。
 
但家长始终不放心,想替他管起来。看家长的意思,毫无疑问是不主张休息,「正常情况下为啥要停学?」相当于替孩子做了判断。当然心里也没底,所以开了一个口子:除非抑郁症是真的。症状成立,休息就具备某种「合法性」。
 
倒也不是责怪家长,我理解他们的恐惧——考虑到年代背景,他们对竞争的惨烈有比年轻人更深的创伤。但我想说,对于成年的孩子,家长越俎代庖的姿态很容易激起反抗。这就不再是休不休息的事了,孩子首先要捍卫自己说了算的「权利」,那么就必须证明抑郁症是真的。别的事他说了不算,但是病到什么程度是他可以说了算的(但也不尽然,家长还在争夺定义权)。
 
结果,就让「抑郁症」成了必争之地。
 
学累了,歇一歇,就为这么简单一个事,搞出「抑郁症」这么严重的话题,我总觉得太扯了。我们是怎么把自己逼到这么狼狈的份上?
 
说回我的建议吧。
 
我建议在这件事里淡化诊断的位置。有没有病,这件事的本质都是:孩子累了,要休息。
 
一面要休息,一面又舍不得休息,始终纠结着下不了一个决心,这就是问题所在。问题可以用日常的语言描述,那就不用诉诸诊断。那么家长和孩子就无需医生参与,自己可以商量着办。要我说,我主张休息,哪有什么弥补不回来的损失?先躺平,至少躺个一两周,后面看情况再定。但这也是我的个人意见,家长恐怕不同意。那么我建议你和孩子商量,谈的时候可以说:「我不敢让你休息,你知道的,是因为我心里害怕」,这样至少诚实。不要说「你不是真抑郁,你只是负面暗示自己」,这些话容易激化矛盾。
 
但,比起亲子的矛盾,这件事更大的矛盾不在这里。家长不心疼孩子吗,孩子不知道家长心疼自己吗?其实都知道。知道,但是没办法。
 
想休息是真的,舍不得休息也是真的。最后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一定有遗憾。既然如此,家长还是不妨退后一点,请孩子自己拿主意。放心,其实孩子没有胆量真的不管不顾。他们也是可怜的。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始终下不定决心,那么就掷硬币。有时「抑郁症」就是那枚硬币,医生下诊断了,太好了,那就是宇宙告诉我要休息!如此他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喘口气。
 
这个问题,想想还是让人难过。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