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几天的文章,预料到会得罪一些朋友,因为我说带有某些关键词的心理学课程「踩雷概率高」。果然,在后台看到很多不开心的评论。
 
不开心也能理解。易地而处,如果一门课程曾经帮助过我,却被别的专业人士说成是「雷」,我也绝不会愉快。所以这篇文章算是一个道歉,如果你体验过对你有用的心理学课程、服务,不管这个效果有多么不可思议,也欢迎你写在留言区。算是为你喜欢的项目做个小小宣传。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多聊一点儿:
 
关于心理学的服务效果,我一直有一个基本信念。我原本以为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后来的经验告诉我,未必。不过,我总觉得它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共识。不同人对各种事物的判断都不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甲乙双方可能在任何一点上都没法谈得拢,但他们仍然可以在我说的这个信念上达成共同的判断。这一点,我认为只要人们还想互相交流,就是无可退让的底线:
 
对一个人有用的,未必对另一个人有用。
 
同意吗?不同意的,认为世上应该存在一些心理学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篇文章就不用再读下去了。但我相信是少数人。而你只要同意这句话,就代表你也承认,对任何一种服务,都存在一个「别人都说好,我试了没用」的概率。
 
我很抱歉把它叫做「踩雷的概率」,好像造成了一种「不能试」的暗示。事实上,我只是陈述我接触到的,为数不少的人在这些项目上花了很多钱,没解决问题,甚至更痛苦。从比例上看,这是一个人在跃跃欲试之前最好不要无视的信息。就像豆瓣或是大众点评的得分,你的体验可能完全相反,但它也集结了相当数量的人群的经验,所以再怎么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还需要补充,即便最多人怨声载道的项目,也有很多人体验是好的。这道理也不难理解,如果那么多人不喜欢,这些项目还能蓬勃发展,恰恰说明它们也帮到过很多人。有人说是暗示和安慰剂效应,我无意论证它的原理,有效就是有效。我相信效果在个人层面上都是成立的。
 
所以我不反对开设任何主题的课程——除非有更充分的反对证据,我甚至不会劝阻任何人参与。但人们在报名时,有权利了解到「曾经有一些人得到过好处,也有人吃了亏,且为数不少」,在充分了解这些的基础上,他决定试一试,那是他的个人选择。这就是我说的共识。
 
还要补充的是,不光是我指出的那一部分课程有风险,事实上是所有课程都有风险。只不过有的摆在明面上。我推荐的《正念书写行动营》一开始就说,参加过的两万人里,67%可以坚持参加全程,这部分人又有80%获得了显著改善。这就是我接触过的数据最好的产品了。但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每个人在报名之前心里都有数:他有1/3的可能性坚持不下来,就算坚持下来,还有20%的概率无法获得改善。这同样也是风险。只不过相对清楚,相对小。因为最多只是没效果,不至于引发更严重的情感冲击,就算损失了学费,也只是几百块,而不是几万几十万。
 
但就「不确定」这一点来说,所有心理学服务都是一样的。你花了几百块钱参加这个课,万一你就是那没有改善的20%呢?那肯定也不是你期望的,也是不小的损失。问题在于,在你做决定参加这门课的时候,你永远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其中一员。你必须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一个判断。什么都不选当然是最保险起见,但那又会失去很多可能。而你只要选,你就有可能踩雷。
 
对于课程的主办方、讲师,「踩雷」这种讲法可能有点不恭敬。谁不是想做出一个尽善尽美的产品来呢?而居然被人用一种挑剔的眼光审视,甚至还被当成一场赌博,盘算着这里有几分人财两空的可能性。「太不尊重人的心血了!」但问题跟你付出多少心血没关系。问题在于,只要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曾经在一个类似的场合遭到伤害(你说「我跟他们可不一样」,可是谁知道呢),还在继续参加的人就确实是在冒险。
 
他们自愿冒险,这是另一回事。
 
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说,这件事情就有这么复杂,没有一刀切的好办法。不存在一个人可以拍着胸脯替另一个人保证说:「去吧,你一定能在这里得到好处,因为我就是知道」。当然反过来也一样,不能说:「别去,去了一定会上当,因为我就是知道」。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但我们说这个话都是站在概率的角度上。
 
那么,可以怎么说呢?
 
我们说:「你去试试,但是一定要慎重。什么都不能保证,你做好心理准备,一开始别交太多钱,别太勉强自己,觉得不对劲就走人。」
 
这是负责任的说法,当然了,听起来有点冷淡。有的人把自己喜欢的项目推荐给朋友,觉得需要增加一点说服力,就指着对方说:「对你一定有用」。这就有点越过了前面的共识。人们要非常小心地区分「我喜欢」和「你也应该喜欢」,就像区分「我不喜欢」和「这个东西不应该存在」一样。这里有一条界限,虽然有时没那么清晰。就我个人来说,我会倾向于说「我体验是受益的,我推荐你也试试,但我不敢保证」。
 
如果有人用这种方式向我推荐,我会信他。
 
也有人就是喜欢推一把,说「你必须试试,对你有好处,我知道」,夸张一点还会说「我不允许你还没试过这么好的东西」,似乎也不算过分,甚至更能体现人与人的不分你我(褒义的)?不过,这种热情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对方一旦试过了,不喜欢,那就是不喜欢。适合你的东西不适合他,至少暂时不适合。这就够了,到此为止。如果进一步施压:「你应该喜欢」,「你不喜欢是因为你有阻抗」——我希望我们都同意,这种逻辑是危险的。它在试图否定一个人为自己做判断的能力。这是共识的另一面。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