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分享一些在心理咨询中好用的隐喻。
 
在帮助家庭学习新的沟通方式时,我喜欢「工具箱」这个隐喻。顾名思义,工具箱里装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不同工具适用于不同场合。有些工具你装备了未必用得上,但你不会嫌工具太多。
别看这个隐喻简单,它改写了很多人看待学习的方式。很多人无意识地把学习当成某种「取代」。学习一种新的方式,仿佛就要替换掉旧的方式。他会担心失去一些东西,唤起取舍的焦虑。
 
比如,教一个人拒绝别人,他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万一得罪了别人呢?倒霉的还是我」——你看这个担心背后的逻辑:会不会因为掌握这种方式,就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拒绝别人了?他已经把拒绝预设为唯一的方案,开始比较它和原有方案孰优孰劣。这种担心禁不起推敲。你懂得拒绝,也不代表会丢弃已经有的策略。某个场合下你觉得拒绝不是最好的办法,就不要用它好了。
 
但你多一个工具,仍然没有坏处。
 
工具箱的隐喻就好在这里。它让这些人安心:就算学会了拒绝,也不是非要用。我不会因为多了一门技能就损失什么,只是增加了一个选项。
 
用这样的隐喻,我们可以教那些习惯于疾言厉色的父母,学会和颜悦色的方式跟孩子讲话;
 
或者教和颜悦色的父母扮黑脸;
 
教服从规则的人学习反抗;
 
教怼天怼地的人学习服从;
 
教常胜的人学习认输;
 
教自律的人学习放纵;
 
教爱讲话的人学习沉默;
 
教温文尔雅的人握起拳头;
 
……
 
这样学习的效率会高很多。学就是学,不要把学习的工夫浪费在挑剔品鉴上,盯着一个新东西先找不足:「它不是很理想」。锤子当然不理想了,因为不能拧螺丝。但工具箱里也需要一把锤子。
 
这个隐喻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让人们在学一样东西时,更多地关注「场景」、「用途」、「对象」,而不是关注「自我」。前者是与这个东西有关的,多样的,灵活的;后者是跟我这个人有关的,单一的,固定的。要改变后者太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改变面前,都会有这样的顾虑:「这不是我的风格啊」,「我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你看,他们把自己的某种行为特点,跟「自我」的独一性挂上了钩。我向来都是以理服人的人,要我发脾气跟人吵架,我可做不出来。如果他们接受工具箱的隐喻,解决这个顾虑就容易了。没有人会说:我这个人一直是用螺丝刀的人,要在我的工具箱里放一把锤子,我可不要。
 
有时候他们会说:「学不会」,「它太难了」。但他们并非真的学不会。这只是另一种方式在说「我不想学」。直接表达「我不想」是有压力的,人们倾向于归因到这个东西本身。都是「它」的问题:它太复杂,太危险,太难看,或者太容易被误解。但核心问题永远不在这门工具,而在学习这门工具的人,有没有做好准备打开他的工具箱?
 
所以我一般会说:「没关系,这只是偶尔会用到的工具,你只要知道它的存在就好,不用真的用到它」,对方就会放下心来。这时候再邀请:「如何?要不要用扮演的方式试一次?」往往就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了。一试,发现根本没那么难。
 
只要迈过「我」这一关,把这个东西收到工具箱里,他们就会开始思考:好吧,可这东西该怎么用呢,什么场合下,它会产生什么效果?——这时候他们不再只关心自己了,开始好奇这件事本身。也许多数时候,我原有的工具就足以解决问题了。但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不试试新玩意?
 
我有时会故意说这种话:「你掌握了新工具,但你可以永远都不用它,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这就够了。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学会了拒绝,可以继续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一个以理服人的人继续跟人讲道理,同时他掌握了如何拍桌子吵架。
 
这样他们的压力最小。他们在咨询室里学到了新东西,小心地掩藏好,走出门仿佛还是从前的自己。没有人看到他的变化,就没有改变发生。
 
但改变已经发生了。
 
按照我的经验,这个人已经变得更自信,更灵活,也更能审时度势了。他知道在必要的时候,自己有能力做出不一样的事,他就会不自觉地捕捉和判断那些「必要的时候」。即使他继续我行我素,他也知道并非「只能」如此,这是他的若干选择之一。他不得不自问:这是最好的选择吗?
 
当一个人带着满满一箱子工具时,哪怕他只用其中一个工具,他也是在用整个工具箱工作。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