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高考的题目,一大半都已经读不懂了,更不用说解题。也经常听到有人自嘲,说高中阶段是一生中知识和解题能力的巅峰。这话对,也不对。因为后来一生还要解决无数问题。那些问题各有各的难,也许更难,只是难点和高考不一样。
 
高考有两个特点。第一,问题都是有解的。
 
有解就是有办法解决,而且一定存在某个办法。我常常觉得,「一定」这两个字,是试卷上没有印出来,但是明明白白附加的提示。拿到这个提示,问题的复杂度就是有限的。有多少次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忍不住问自己:「会不会是题目出错了?少了一些条件?」不会的,现在有人斩钉截铁向你保证:做吧!绝对是有办法的。
 
好,安心了,那就做。
 
这真的是太大的提示。你可能意识不到这个信息有多重要,我翻译成生活的语言,它是一个斩钉截铁的许诺,向你保证:投入的每分努力都是有效的,因为必定存在一个回报。——你也许还没有拿到它,那只是还没有找对方法,但总有一个答案在那里,不离不弃,等你来拿。那你还怕什么?干就是了,顶多是方法和时间问题。
 
有没有想过,这个声音突然迟疑:「等等……也可能这道题就是无解的」,你会怎么样?
 
想骂街,想不干了对不对。
 
但是不干了又不行,不再坚持一下么?这么快放弃,说不定还有希望呢?可你能保证吗?不能。再也没有笃定的承诺,做还是不做,这就是一个问题。等到再过几年,想留在大城市,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想贷款买房,想恋爱,想兼顾事业和家庭。这时多么渴望有人在耳边说:「这些问题都是存在解法的,做不到只是你还没找对方法,但是你只要坚持,一定能找到。」
 
没有这个保证了,除了鸡汤作家。
 
但这才是人生中大部分问题的模样:北上广压力太大,要回老家么?行业内卷严重,要试试别的赛道么?还是坚持一下再说?……我们不缺乏毅力,一件事确定值得继续,当然可以坚持,可以真抓实干,可以再尝试一万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可是,万一问题就是不存在解决方案呢?没有人保证「这道题」一定是有答案的啊?
 
这就是人生问题跟高考的不同,重要的不只是努力和能力,还有定力。定力是用来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假如是已知的,有答案的,那就不需要定力了,反正你该做什么按流程走就好。我们在学校里经受的训练,在于培养我们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这个流程。但我们不熟悉的是:如果这根本不是一个「流程」呢,如果它不保证有答案,甚至根本不是一道题,我们还做不做?
 
做,才会有下一个问题:怎么做?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心理咨询师。他们说这个行业很难,很多困难都是有目共睹的:门槛高,投入大,获客难,市场混乱……我说我也没什么办法,我就是硬着头皮做,一边做一边找出路。很多人就说:但我们不是你啊,万一我们跟你一样做,结果找不到出路?怎么办?我听了也有道理,这「怎么办」是个问题。但有一次,我的朋友张春替我回答:
 
可是做一件事,本来就没有一定能做成的。
 
她还给了数据,大概是说所有的创业公司有90%都会在第一年死掉。我不确定数字是不是准确,差不多是这个数量级。很有趣,听到这些之后大家的眼睛就亮了,仿佛得到了某种鼓舞。这分明不是什么鼓舞人的消息好吗!——但我其实也有点能理解他们的振奋,激励他们的点是:
 
人生就是有这种问题,谁都免不了。
 
他们之所以沮丧,是因为之前曾幻想「不该如此」。这条路我努力了还走不通,不应该啊!一道题解不出来,难道不该是题目本身的问题吗?他们早早给自己设定了不可能的任务:要在不确定的人生里,找出确定的,甚至是最优的路线。怎样获得梦想中的职位?怎样买房?怎样实现阶层跨越?……是的,这些题目在高中时存在一个貌似合理的解法:你努力啊,努力做题就可以。在高考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聊聊真相了,真相就是别想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它们没有解。
 
很吓人,但早接受就会早一点放弃无谓的幻想。至少不会再患得患失地问「万一做不成……」。之所以还在想「万一」,就是还相信有一个确定的办法。这是被高考训练出来的习惯。
 
我还想说说人生和高考的另一个不同。高考中的每道题都是人出的,问题背后永远隐藏着一个命题人。你仔细听,甚至可以听到这个命题人和你的对话。他管你要某项知识点,某个解题思路,某种细心或耐心的品质,他把自己的期望用题目的形式表达出来,向你伸手,如果你刚好拿得出这些东西,你就过关了。这是一个权力关系:你能不能满足另一个人的期望,决定了你是否赢得奖赏。我们逐渐学会揣摩命题人的心思。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以此换取回报。
 
生活的不同在于,很多问题并没有所谓的「命题人」。而我们已经被训练出来揣摩别人心思的能力,这使得我们把很多时间花在了别人的看法上。我们把想象中的权力赋予某个重要的人:我做了什么不重要,对方满不满意更重要。他不喜欢的事,在我看来就约等于「错了」。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讲过很多,但还可以再说一遍:在能否不取悦于别人而活的这件事上,你是自由的。没有人掌控你,你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有你才能为自己负责。把心思用来揣摩并满足别人的期待,不会(像考试一样)带来成功,倒是更容易导向平庸和自我怀疑。
 
找我求助的人,常常问我该怎么做。我也常常反问:「你想怎么做?」他们惶恐地摇头,说不知道。其实不可能不知道,每个人都知道想做的是什么,但是很多想法一产生,在自己心里就立刻否定了。否定的理由,一是不确定是否能实现,二是担心别人(重要的人)也许不喜欢。
 
可是没有办法。你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你就得做点什么。而不是等待一件事变得更确定,或者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之后再去做。等一道完美的题目是等不来的,而且没必要。人生的问题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解法。它没有方向,同时也没有限制,所以伴随着难以消解的压力、风险、以及不被理解的孤独,在此基础上做你想做的事,很多年都如此。但日子总是要过,并且要过得好一点……我想高考之后,这将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