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评论区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我想提出一个观察:
留言的人,可能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发表评论时,
习惯于加上一种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可能,也许,不一定,我猜测……
另一种人绝不说「可能」,
仿佛他们已经确认过的事一样确凿无疑。

知道自己在对别人进行推测,说一声「可能」,
甚至明确表示:「我没什么依据」。

不是可能,不是也许,不是我猜测。
而是盖棺论定一般的句式,毫无转圜余地,
有一种笃定正确,斩钉截铁的感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第二种人里既包含了一些崔永元老师的支持者,

立场与前面是相反的,但语气如出一辙。
从我后台留言的数据来看,
在支持崔永元的言论里,第二种人的比例高一些。
而第一种人,更大比例地在表达中立或者担忧。
这只是我公号的观察,有取样偏差,
上述比例很可能不具有普适性。
这两种人都对别人有看法,有猜测。
但第一种人更容易意识到,对别人的猜测只是一种「猜测」,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出错。
第二种人可能很少这样想。
也许他们笃定地相信,自己的猜测就是事实。
其实他们哪怕说:「我相信这是事实」,这种说法里,都还带有第一种人的影子。
更极端的第二种人,可能都不会说出「我相信」,
相什么信啊!就是事实——事实就是事实!
他们的结论更快,态度鲜明,情感可能也更强烈。
两种人的分类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可能是人格特质,也可能是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也可能还有其它的认知变量。
我不确定,但我常常会通过语言区分这两种人。
我的偏见是,第一种人比第二种人更容易相处。
但这样说可能也是错的,第二种人有他们的好处。
如果是在特殊时期,需要征兵上战场,或是组织打手,自杀式袭击,或是发起一场运*动,
第二种人多半更好用,他们动员起来更快,
思考更少,打起来更勇敢,更奋不顾身。
(战士不需要怀疑「我不一定是对的」)
但正因为这种人太快给出结论,又很少怀疑,
我就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是保护我的战士,
什么时候可能就变成围攻我的打手?
所以我只能尽量远离这些人,他们让我感到不安。
最后这句话不用加可能,因为我确定。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