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往期干预1
 
 
不开心怎么改?
 
问:
 
女儿今年二十岁了,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不开心,最后的着力点落在关注自己的脸上:长个痘会反复照镜子,要不就说过敏了,要不就说冒油了,买各种护肤品,一层层往脸上涂。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关注对方的脸,皮肤好不好,有没有痘……她也知道这样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各种不开心,但是怎么改呢?
 
答:
 
我有办法可以让女儿减少对皮肤的关注,但需要牺牲一点母女关系作为代价,你愿意吗?
 
办法就是,你要比她更在意她的皮肤。你主动给她买护肤品,提醒她按时涂。一旦发现她的肤质变化,你要比她更紧张,更埋怨她。她也许会感觉得到了你的支持,坚持一段时间,她会开始对你不耐烦,连带着也不再那么关心自己的皮肤。
 
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你要观察一下,如果女儿减少了对皮肤的抱怨,她的心情整体上是变得更开心了呢,还是更不开心了?
 
另一种可能是,她真的只是在关心自己的皮肤。所以如果你也表现出关心,她会很感谢你的支持。——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请你坚持一段时间,观察到的变化反馈给我。
 
反馈:
 
谢您的反馈,让我非常的惊喜。
 
当我看到您建议“我比她更在意她的皮肤,给她买各种护肤品,提醒她按时涂……”这段话时,我高度怀疑我看错了,我反反复复看了N遍,确认事实就是这样。
 
因为她过分在意自己的皮肤,所以以前她让我给她各种买护肤品的时候,我一万个不愿意,然后会发生争吵,有时候吵不过我也会妥协,但是心情糟透了。看到她频繁照镜子的时候,我也会怒从心头起。所以刚看到您的建议时,我很惊讶,这和我之前做的完全相反,这种建议我一直主观认为对她是一种纵容,会让问题变得越发不可收拾。当然,我的所谓“不纵容”也让现实变得乱七八糟。
 
所以,我认真考虑了一下,决定往前进一步,当然我还无法完全做到您所建议的。我决定先采取忽视的态度,不对抗,就是当她再做类似事情的时候,我装作看不见,专心做自己的事。最近她和我交流脸上长痘了,我也平静地听,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她说想买一瓶什么去痘的,我想起您的话,爽快地答应了。当然这种爽快是表面上的,内心其实还是不情愿。
 
我也一直在想您所说的“她对皮肤的关注少了,到底是变得更开心了还是更不开心了”这句话。她出现了一个“过分在意自己的皮肤”的问题,是不是在寻求我的关注呢?不知道我的这个想法对不对,但是我做出了一些调整,就是在其他事情上,我更关心她,平时和她交流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她自己的事我也更尊重她自己的意见,给了她更大的自主空间。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是我控制的事情比较多,现在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最近,我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对抗减轻了,女儿的不开心似乎少了一点儿。
 
对了,李老师,我无法完全按照您的建议做,总感觉是因为我分不清“纵容”和“涵容”的区别,包括在对女儿的其他事情上也有这种纠结。
 
往期干预2
 
 
实际的困惑
 
问:
 
李老师您好,之前看文章有感触,自己又有实际的困惑,纠结了好几次这次打扰一下老师。
 
我是一个大二的学工科的穷人家学生。
 
之所以加这么多定语,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困扰我的问题所在。我的经历感觉很复杂,从高考那一年的极度焦虑到上大学后的轻微抑郁(可能是吧),到现在缓过来好多。自己的想法很多,就导致自己也很难受。
 
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家里没钱,所以我想好好学习赚钱,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钱,为了以后的好日子。但由于学的是工科,自己不学到很厉害就无法赚到很多的钱。现在是大二快大三了,再不疯狂努力,就没啥以后的好日子了。这样想应该是有问题的,不过我感觉比之前的偏激好多了(之前偏激到不上清北就没有未来,自己没有几百万没有几千万就没有未来)。现在我知道该做什么,知道该怎么做,就是没欲望去做。那些目标和驱动力的确在驱动我,但好像又虚无缥缈一样,每天在家还想着去打游戏,无法专注。
 
一直待在家或学校感觉很糟糕,去旅游却又疯狂想回家回学校,哦对了说个不好意思的事,就是我明明不喜欢任何女生却又想谈恋爱,这两年了也没有喜欢过谁感觉自己好像不会喜欢别人了,这种想恋爱又不能恋爱的感觉也着实成为我生活中的障碍,就这样交织着复杂的感觉日子好像也就这么过去了。我现在深知时间宝贵却又在浪费时间。浪费了时间又有负罪感,我一直在尝试改变但好像效果有限。emm大概就是这样,谢谢李老师!
 
答:
 
这样说可能不太好,但我觉得你并没有说出「实际」的困惑。你的困惑都是存在于想象层面的,比如「将来赚不到很多的钱怎么办」。
 
赚钱的事发生在你毕业以后,就像谈恋爱只会发生在你有了喜欢的女生以后。就现在这个时间点来说,它们并非实际存在的困难。
 
我有点意外。我的印象是,穷人家孩子更容易提出实际问题,比如买不起电脑怎么办,下周实习但是没有职业装怎么办,甚至饭卡没钱了怎么办。可能你没有这些问题。那也可以像普通大学生一样,谈一些「XX科目很难,不知道怎么学」之类的困惑,这也很实际。实际的困惑虽然难,但它们是可以解决的。不实际,就连解决都谈不上。
 
实际的困惑存在于当下的生活中。请你每天观察一下自己,发现一条实际的困惑(假如实在没有就算了)。连续记录7天,再反馈出你的变化。
 
反馈:
 
感谢李老师于百忙之中回复我的问题。
 
从向李老师提问到收到建议的这段时间里,自己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破现状,开始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减少手机获取信息的时间,不去关心那些与我无关的事情,无论多少读几页书,自己的状态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善。
 
没有日常生活上的困难(自己一直有担心房子买不起的焦虑),但学习上问题还不少,所以第一天早上我写下了学业上的疑惑,问题也不大,xx科目哪一节没有及时复习,还有XX科目什么题不会做。
 
随后一天内开始有意无意去记着记下的事情,并开始着手去解决.学业上的困难还是有办法解决的,第一天解决完问题自己有了些许掌控感。
 
随后的几天都是记下学习上的问题,还加上了一些想要做的事,并在每天内尽力去解决。虽然还有没完成的问题,但自己每解决的一个问题和每完成的一个任务都会带来一定的喜悦,七天下来感受最大的莫过于一步一步找回专心做事的状态。
 
最开心的应该是开始记录的第六天了,我控制住自己没有玩两个月没有断过的游戏,晚上的学习也可以投入进去,第七天一整天都在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沉浸其中的感觉让我感到舒适。
 
我想这几天的记录加解决问题让我散开的注意力重新慢慢汇聚到当下的事情。我仍然会担心未来,但较之以前的空谈与幻想我可以开始实干了,期间之前那种糟糕的感觉也会窜出来,但我开始有自信去战胜它并再次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段时间做出的尝试改变让我感到正在逐渐变好。不只是这七天,我会坚持去找出并记录实际的问题和每天要做的任务。再次感谢李老师!
 
新干预1
 
被迫害的想象
 
问:
 
李老师好,我时常觉得自己有被迫害症。而且总会在生活中找到一些事情来佐证自己的想法。
 
也产生了对自己的不自信:体力,工作能力,共情能力。有时候会幻想自己或家人,孩子在某个生活场景中横遭意外的惨状,即使意识到了,也抑制不住继续想那个场景的细节。
 
工作中确实遇到被人诽谤和设计挖坑的事。但平静的时候想想:他们有些人是为了自保,个别人是损人不利己,其他的人还好,并不会真的针对自己,只是想甩自己的锅而已。每年工作最清闲的一段时间反而是最不好过的,因为单位的是非更多,让自己心特别累,失眠到每天睡眠只有4个小时不到。满脑子都是琐碎和最后都未必能成的应对。
 
想听听你的建议,谢谢。
 
答:
 
关于「被迫害妄想」的一个悖论就是:如果你意识到这是一个想象,你就不会被它伤害。
 
我猜,适度地想象一些「假想敌」,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提醒我们居安思危,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少犯错,也帮助我们把体力、工作能力保持在更好的状态。我建议你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专门进行「被迫害」的想象。
 
建议你把这段时间固定下来(比如,入睡前半小时),仪式化,专心想象自己被敌人环伺。从这个想象中汲取一些正面的能量。至少坚持一周。
 
一周之后,反馈一下你有什么变化。
 
新干预2
 
那么多的担心
 
问:
 
我最近非常的苦恼。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我的状态就非常不稳定。有可能是因为亲密关系的问题和工作压力带来的双重打击,让我晚上无法正常入睡,变得非常焦虑,头皮及额头都开始疯狂爆痘。
 
经过疫情那段时间的轮班,我反而有所好转,不用面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不需要面对领导的苛责,也不需要每天去面对那个关系破裂的曾经亲密的人(我们是同事)。我开始尝试观察自己的情绪,以及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并在为换一份相对确定的工作而付出行动。
 
正常复工以后,我又回到之前焦虑的状态,睡眠质量下降,精神每天都很紧绷,一到工作单位就怀疑曾经那位亲密的人是不是会背后说我坏话,或者拉拢别人站队(这不完全是我臆想,因为他曾经就是这样对别人的)。这样的想法萦绕在脑海里,异常痛苦,也无法安心上班。
 
另外复工以后,业绩受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影响,一直不好,我也非常担心领导会因此责备我。双重的担心已经很影响我的工作及生活状态,也很难保持一个理智清醒的思维,我一直很纠结自己需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百般纠结,写下了这些,不知道李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供,让我能摆脱这种状态。
 
答:
 
你有那么多的担心,我粗略划分了一下,一半是对曾经亲密的同事,一半是对领导。
 
我建议你每天花半个小时尽情表达担心,把所有担心的念头都用手机录下来(或者写出来,看你方便),想象是在对对这两个人写信,一封写给同事,一封写给领导。比如这样:「领导你好!今天,我又开始想象你会责备我XXXX……」
 
把心里话说出来,对你的睡觉和健康有好处。
 
说出来,但不一定要让他们听到(除非你真的很想)。把你的信保存在手机里,保管好。
 
如果半小时不够,可以延长到一小时。
 
坚持7天,之后给我一个反馈,告诉我有没有帮助到你的情绪(具体你说了什么不用反馈)。
话题:



0

推荐

李松蔚

李松蔚

350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注册心理师,系统式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