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9年08月28日 13:39

孩子在一土的第一年

又到中小学开学的日子了。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给孩子选择了一所非主流的「村小」,引发了出乎意料的反响。孩子的学校居然成了我最瞩目的标签。很多新认识的朋友,第一句话都是:「啊!你就是那个有好的公立学校不上,送孩子去一土的。」有人还用深有同感的语气说:「我也想送孩子去那里,就是……」,就是后面的理由就很多了:太远,太贵,家人不同意,等等。   我只好尴尬地笑笑。   他们压低声音:「哎,到底怎么样啊...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6日 11:46

那些吸引我们在一起的,往往又导致我们分开丨问答

 

1. 问:   结婚第七年,不知道如何处理和老公的关系,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连续三年来自己都有很情绪化的时候,在工作的地方用尽了耐心和责任,回到家莫名的烦躁,不想说话,觉得公公婆婆不懂我,老公不懂我。不止一次地觉察到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我不应该这样对他们,我知道不对,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因为我们没有精神共频。最严重的是最近,类似于失语症,下班回家后几乎不说话,每天如此,回到家莫名烦躁,总...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3日 20:48

李松蔚:爸爸是怎样被排除到家庭养育之外的?

李松蔚:爸爸是怎样被排除到家庭养育之外的? 最近在看《小欢喜》。   讲述的是几个高三家庭的故事。近来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因为反映了普遍的真实。关于家庭关系,父母带给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发了很多热议。这是好事,可以促进一些良性的改变。但在这些讨论中我也看到,有一个议题没有被充分理解,或者说始终在被误读,可能会造成反面的效果。   那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夫妻分工。   提到剧中的夫妻,网友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一部分网友非常喜欢剧中的这几个爸爸,尤...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0日 21:10

别小看一张卡片丨心理学怪谈

别小看一张卡片丨心理学怪谈 前几天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 有人老觉得我在嘲讽。怎么会呢,我是真的想帮忙。这是策略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技术。很神奇,一张扑克牌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要点在于,表达一模一样的意思,但是换一种表达形式。   比如说,丈夫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妻子冲他大吼:「你看你每天像个大爷一样,在家什么活都不干!」丈夫一听也来气,反唇相讥:「我上班累了一天,回家休息一下再干也不行?!」两个人说不定大吵一架。这是他们固化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8日 10:15

说白了都是钱的事儿丨问答

1. 问:   家有8岁男童,特别顽皮,你不让他做的事偏要做,控制不住地要做,调皮捣蛋令家人伤透脑筋,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作为母亲都快跟他相处不下去了。想送去寄宿学校又觉得可怜,不送去要被他活活气死。有解决办法吗?   答:   有。只要爸爸肯出钱,给孩子开一所单独一个人的寄宿学校,聘妈妈当全职员工,就完美解决了这两个矛盾(如果员工嫌累了不想干,就加钱)。   2. 问:   李老师您好!我儿...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6日 11:32

反馈是无法忽视的

别人面前采取任何动作,别人都会有反应。这件事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你每做一件事,这样做,或者那样做,或者不做,怎么样都会有人喜欢,或者有人不喜欢。这些反应,用系统论的术语来说,叫做反馈。   无论愿不愿意,每个人每天都在收获反馈。有人问我该怎么看这件事,尤其是发现别人不喜欢自己,不赞同自己的意见(这在今天太经常发生了),放在心里好像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儿。   我的建议是,把反馈当成是重要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31日 11:21

心理学家也搞不定丨问答

问:   最近读了一些心理学家的传记,发现很多心理学家也并不比普通人更幸福。他们自己也有没解决的困惑,是怎么成为心理学家的呢?李老师在文章里讲了那么多道理,你自己都能做到吗?你是怎么确定这些道理都是对的呢?   答:   我不确定。   我记得,刚跟我老婆在一起的时候,每次吵架我都在讲道理。她讲不过,就说:「不想听,闭嘴!」我才意识到:道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作为一个家庭咨询师,我最怕别...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9日 14:52

哪吒,从出生就被看成是问题的孩子

哪吒,从出生就被看成是问题的孩子 《哪吒》是这个暑期档的最大惊喜。 以下不涉及剧透(也没有什么可剧透的)。 哪吒的故事,在中国神话体系里的地位很特殊,有点像希腊神话里的俄狄浦斯。它探讨的是子女父母之间的那些主流话语所不曾关注的情感。这个从出生就被父母看成怪物的孩子,代表了千千万万「特殊儿童」的成长境遇。   哪吒的童年,是被孤立和误解的童年。   他的悲剧未出生就决定了。甚至还只是一块胚胎,就在毫无选择的前提下,被迫在体内封印...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6日 11:14

谁第一个叫停,谁就赢

有一种能力,从恶性循环里叫停的能力。   两个人打架,相互火上浇油,愈演愈烈,谁都不让步。眼看要到两败俱伤的程度,这时第一个叫停的人,就拥有了在这段关系里的主动权。   任凭你再怎么狂轰滥炸,我停手了。   太怂?太软?太容易放弃?   一点也不。   我停手,你想打也打不起来了。主动权是以这样一种反直觉的形式获得的。看上去像是认输,但如果要赢就只能一直在老路上循环的话,谁第一个停下来,谁就说...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5日 10:20

很难办啊,你就迎难而上吧丨问答

 

问:   李老师,我家9岁,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现在就以为自己是学渣,还说反正我也不想当什么学霸。我怎么做能转变她的思想,让她自信一些呢?   答:   从你家孩子的说法来看,她是相当自信的。我怎么能转变你的思想,让你自信一些呢?   问:   李老师好!孩子上初中,班主任反映有早恋的苗头。请问有什么方法正确引导下?   答:   编一份《正确早恋行为规范20条》,要求孩子早晚各背诵一遍...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3日 12:33

因为世界太大,明天太远

 

先给大家讲一个恐怖故事——   即将出生的20后,跟80后之间的年龄差距,就跟80后和40后的差距一样。他们未来看我们的眼光,就像我们看着自己的爷爷奶奶差不多。   所以,大家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要因为给周杰伦打榜冲了一次超话,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立足时代之巅,尚有一战之力。   带着欣慰的笑容,该准备谢幕了。       你可能会觉得危言耸听,这很正常。有一个心理学研究是这么做的...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19日 15:26

关于精神疾病诊断 国航有一个巨大的误解

关于精神疾病诊断 国航有一个巨大的误解 最近引发讨论的一个新闻: 国航的一个航班,有乘客在飞机滑行期间使用手机,另一乘客以「国航监督员」的身份制止。制止后仍不依不饶,情绪激动,扰乱航班秩序。 到这里,事情都还好说,只是一场突发的纠纷而已。后面的操作就有些看不懂了。首先,空乘人员一直在以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即便无效也没有采取更多措施,只能对其他乘客不断安抚道歉。飞机降落后,该「监督员」执意报警,几名被卷入纠纷的乘客(包括配合检查,确认切...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11日 11:18

把人当垃圾的是个什么心态?

把人当垃圾的是个什么心态? 最近有一篇爆文,《 垃圾男人分类图鉴》。   阅读千万+,点赞也有好几万,据说还被官媒转载了。可见受欢迎程度。我认识的几个朋友看完都觉得有问题。我也看了,算是带点恶意的玩笑吧,就玩笑来说并不值得特别讨论。但受到这么热烈的追捧,就还是想说两句。   它反映的,是对关系的普遍性绝望。   因为绝望,才要在想象世界里出一口气。不沟通,不解释,一丢了事。倒也没什么错,这么热烈的追捧肯定有道理。有多少追捧...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09日 16:09

一场持续十二个时辰的人性实验

《长安十二时辰》已经被吹爆了。   我就不跟风赞美它的服化道、质感和运镜了。制作精良,细节用心,这些只是基础。而一个故事最核心的是人物和情节。今天我想聊聊它的情节。   它的核心情节,是一场实验。   这个实验是一个著名的伦理困境。它最为人熟知的呈现形式,叫做扳道工难题:   假设你是一名铁路扳道工,站在一段铁轨的分岔口。一列火车正飞驰而来。你忽然发现,它前方的道路是断掉的。假如它沿着这个路线...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09日 13:51

扫毒2:比毒更难扫的,是人与人的恨

扫毒2:比毒更难扫的,是人与人的恨 看完《扫毒2》,聊一聊吸毒的事。   故事一开始,黑白就很鲜明。一个大帮派,老头子态度很坚决: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碰毒品。碰了,就是死线。古天乐没管住手下,沾了毒,被带到老爷子面前。不管你有什么不得已,不听解释。直接上家法,斩手指。   这一斩,就斩出了一个大毒枭。   「你们不给我路走,我偏要走出一条路来。」   看得很疼。   斩他手指的弟兄是刘德华。精明强干,铁面无情,深得老头子信任。...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02日 11:35

养孩子,从垃圾分类学起

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可以时时从身边的人和事上学习。我最近就从垃圾分类这件事上,学习到平时教育孩子时,要避免踩哪些坑。   这些坑,包括但不限于:   「为什么不支持垃圾分类?你看别的发达国家,别人都在垃圾分类!」   「不支持垃圾分类的人没有素质。」   「从某月某日起,必须推行垃圾分类。」   「没什么好讨论的,这是规定,你就得服从。」   「再乱扔垃圾就罚款。」   「别人都行...
阅读全文>>
2019年06月28日 14:27

高考志愿指南丨把人生看成可变的东西

高考出成绩之后,常常收到留言,问我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建议。有孩子问的,也有父母替孩子问的。我一般的回复都是没有建议。但说到底,「没有建议」也是一种建议,所以,倒不如说得更明确一些。   以下是我对于报考志愿的建议。   1,把人生看成是可变的,而且是永远可变的东西。这句话约等于废话,但有必要时常重温。高考填志愿,是人生无数变化中的一次。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实际上了大学以后,可能换专业,可能修双学...
阅读全文>>
2019年06月05日 20:24

心理学怪谈丨高考超常发挥的秘诀

写一个自己做咨询的案例。算不上多么神奇,不能跟前辈大师们的案例比肩。主要是快要高考了,发一个高考相关的故事,给大家讨个彩头。   我给一个高二的男生做过家庭咨询,当时的问题是惊恐症状。聊下来,发现父母的婚姻有很大的危机。等到夫妻关系有所改善,孩子的惊恐症状也随之缓解。一年之后,这个家庭又约了一次我的咨询。这次是因为孩子到了高三下学期,压力很大,想通过心理咨询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成绩。   我评估了...
阅读全文>>
2019年06月04日 11:23

客客气气的婆媳关系丨问答

问: 想请教一个婆媳关系的话题。 可能跟大多数人的问题不一样,我跟我婆婆没什么矛盾,外人看上去都很羡慕。婆婆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女人,帮我们照顾孩子,平时做事情都很在意,生怕引起我们(主要是我)的反感。人很好,但处久了也有点累的。婆婆每天早上六点就起来干活,平时大家都早起还好,周末我想睡一会懒觉,婆婆起来了,我就觉得没法再躺了。我让她多睡一会儿,她总说她习惯了。但她这种习惯让我很难受,不知道是不是我...
阅读全文>>
2019年05月24日 20:55

心理学怪谈丨发病的按钮

 

今天要讲的故事来自一个德国治疗师,他叫Rudiger,在海德堡做儿童与青少年的家庭治疗。他是系统家庭治疗师,也受过催眠治疗和游戏治疗的训练。几周前,他来北京做第一届中德儿童与青少年家庭治疗的培训,我是这个项目的中方教师。这是他在课上分享的一个案例片段:   有一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小男孩,妈妈带他找Rudiger老师做家庭治疗。Rudiger是这么做的。他先把母亲留在治疗室里,把男孩单独拉到门外,问:“咱们给妈妈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