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0年12月07日 06:57

你不知道我知道你的秘密丨反馈实验045

往期干预   原文:《凡尔赛的反击丨反馈实验043   凡尔赛的反击   问:   李老师 ,我发现自己总是控制不住地嫉妒朋友,而且无法忍受他还在向我诉苦。   我觉得挺难受的,讨厌嫉妒着朋友的自己,而且这种心情让自己不自觉地开始在心理上疏远朋友。   答:   说说最近流行的凡尔赛文学吧。   凡尔赛文学,就是用故作烦恼的姿态炫耀自己。之所以招人反感,不完全是因为虚伪。他们就算是当真活...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03日 17:30

隐喻:你的工具箱

隐喻:你的工具箱 分享一些在心理咨询中好用的隐喻。   在帮助家庭学习新的沟通方式时,我喜欢「工具箱」这个隐喻。顾名思义,工具箱里装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不同工具适用于不同场合。有些工具你装备了未必用得上,但你不会嫌工具太多。 别看这个隐喻简单,它改写了很多人看待学习的方式。很多人无意识地把学习当成某种「取代」。学习一种新的方式,仿佛就要替换掉旧的方式。他会担心失去一些东西,唤起取舍的焦虑。   比如,教一个人拒...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01日 19:52

离开现场!

离开现场! 郭敬明老师哭出来了,literally。   在《演员请就位》中他选错了对手,想踩一脚尔冬升导演,却发现踹到了钢板上。不夸张地说,在怼郭老师这件事上,尔导的战斗力比李诚儒老师高了好几个数量级。他是真的有制胜法宝。   那就是离开现场。   说完自己想说的话,站起来说我停一下吧,10分钟后再见,然后迅速撤离。这一走太漂亮了,这么简单的一招,就把一切可能的反击都破解了。 不要低估郭老师讲道理的能力。到目前...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30日 12:27

强硬的关注丨反馈实验044

往期干预   原文:《糟糕!让孩子看见了丨反馈实验042   糟糕!让孩子看见了   问:   老师您好,   我有抑郁症,这也不是重点。今天和才十岁的妹妹闹脾气,起因很小。但是她在我面前伤害自己的行为刺激了我,让我有了很大的火气,而最终以更激烈的自残做了结束。这不是我第一次有自残行为,虽然您可能了解但我还是想再声明一下:我不是无痛感,更不是觉得皮肉之伤很无所谓的人。相反,我最崩溃的就是看见...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26日 20:19

你注定被挑战

你注定被挑战 前几天的文章,写到一个孩子对「好父母」的挑战,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我猜不满的人当中,有一些是刚开始做父母的,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委屈:「父母都做到这种程度了,还不够吗?」 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心情。   但这种心情背后,有一个假设值得说一说:很多人以为,「好父母」是应该有一个规范的。无论多难,只要努力达到了,就意味着可以顺顺当当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家庭和睦,永远不会卷入麻烦。——带着这个假设做父母,注...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24日 22:04

不要赠与虚空

高考之前,有的父母会这么鼓励孩子:   我们对你没有期待,你正常发挥就好。   这是谎话。   期待多多少少都是有的。与其藏在心里,不如用肯定句把期待讲出来,哪怕真的很低,总是有的:「只要你考完还活着,我们就很满意。」   目标定到这里的父母,就算有,也不多。多数人有一个期望值:500分,600分,重本线。   说出来,用清晰的声音。   只有说出来,才是一个明确的期待。明确的期待就有可能成功,也...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20日 11:11

李松蔚:真有抑郁症这么个东西

李松蔚:真有抑郁症这么个东西 在中国,你猜抑郁症的比例是多少?   现在有一个权威数据,来自2019年,北医六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文章,报告了中国第三次精神疾病调查结果。   国内检出的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     终身患病率的意思,就是病好了也算,只要一生中得过病的都算在内,这样的人在样本中的比例是6.8%。也就是说,一生中至少会遭遇到一次抑郁症的中国人,差不多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   所以绝非是什...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7日 20:58

脑子跟不上的情况

有读者夸我写文章脑洞大,想向我学习思维方面的技巧。——这算是有价值的技巧么?我有点心虚。但既然被问起,多少还是分享一点心得。   做起来不难,脑子慢半拍就好了。   别人觉得约定俗成的事,我把它叫做默认假设。一般来说,我都要花点时间先确认一遍,再接受。大家都说天空是蓝色,我也必须抬头看一眼,看到是蓝色了,才会点头。有时也会看到:「等等,今天是灰色啊?」脑洞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说有难度,...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6日 11:26

凡尔赛的反击丨反馈实验043

往期干预   原文:《为了我,为了你丨反馈实验041   有限的管理   问:   我是一名新晋中学老师,带着初中学生学习。   我自认工作很努力,以至于最近有些体力和情绪不支。班里有些“问题”学生,很难应对,常常不交作业,打扰课堂纪律。我努力让自己跳脱出来角色,控制自己生气的情绪,去看到这个真实的人和他的需求,不是单纯训斥他,同时也要保证正常的课堂进程,不让他们干扰其他学生学习。可是我的精...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3日 19:05

张文宏的这段话厉害在哪里?

张文宏的这段话厉害在哪里? 张文宏医生三天前发了一篇微博,这只是他在疫情期间发表的无数社会言论之一,没有特别的热度,但我佩服得不得了。所有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个社会做点事的朋友们,都值得学一学。   简单地说,就是又有担当,又有技巧。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乍一看,不一定能看出来好在哪。   但我们设想另一种可能,他是不是也可以说:冬天来了,上海已经出现了本土病例,第二波疫情随时都可能发生,大家千万不要掉...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11日 21:08

在痛和痛苦之间,有你的选择

在痛和痛苦之间,有你的选择 有哪些「你早就知道,实践起来才发现不容易」的道理?   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是因为平时写文章老收到一类评论:「这不是XXX说过的/书里的XXXXX观点嘛」,「看到开头就猜到会这么说了」。意思是你说的都是老生常谈,我都懂。这些评论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总担心浪费了读者时间。而且我知道他们说的也是对的,确实没什么新意。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努力表达失望,说明他们还没有被满足,他们渴望获得更有用的信息。 ...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9日 13:19

糟糕!让孩子看见了丨反馈实验042

往期干预   原文:《看不惯又离不开丨反馈实验040   权威评价   问:   松蔚老师,你好。   我一直以来的困扰是,非常在意权威人士对我的评价,并且把这个评价与我自己的价值感划等号。这几个人,大概就是家里的长辈,公司里的领导。这对我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我积极追求把事情做好,以求得到好的评价,工作上总是力求完美,没法敷衍,也不能容忍自己做出不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工作上表现得有...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3日 20:12

孩子没有假期

「我还有个问题,」咨询结束还有10分钟,我问,「孩子休学在家的时间有多长,你们计划过吗?是病好了就复学,还是等明年再看?」   小陈一直没什么表情。听到这个问题撇了下嘴,转头看父母,眼神里有一丝警觉。咨询全程她都没怎么说话,但这件事她是在意的。爸爸还没跟上状况:「李老师,你判断她什么时候能好?」   「我也判断不了。」   「很快,休息一段就没事了。抑郁症就像得感冒一样。」妈妈充满信心,握住了女儿...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2日 16:00

勇敢的人敢认怂

勇敢的人敢认怂 1994年,Fritz Simon来上海做家庭治疗培训,有一个现场案例演示。他当着全家人的面,称赞一个怕黑的小女孩:「你有一颗狮子般的心(You have got a lion heart)」。教我系统治疗的刘丹老师,当时还是一个学生,坐在台下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二十多年后,她还时常为此触动。   恐惧,抑郁,抗拒上学,逃避竞争……这些问题常常被看成对正常生活的退缩,是弱者的耻痕:「我跟不上大家,我不玩了」,也就是通常说的认怂。其地位甚至...
阅读全文>>
2020年11月02日 10:54

为了我,为了你丨反馈实验041

往期干预   越控制越走神   问:   李老师,最近我发现我走神特别严重,严重干扰了我的学习,还有七十来天就要考研了,我知道这个状态是肯定不行的。所以特来向您求助。   走神往往发生在我看书或者背书,总之就是学习的时候。我会反复回想我今天发生的事情,和某人说了哪句话,ta的反应是什么样的,ta会怎么看我,最近我会经常回想我和一个人之间的对话,我们俩考同一所大学,最近一直在一起学习。然后我还会经...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7日 11:02

不符合标准的第一步

不符合标准的第一步 前几天上课聊到一部老电影,《充气娃娃之恋》,讲一个宅男的成长。今天展开说一说。   高司令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个小镇青年,生性自闭,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际。父母去世后,唯一能勉强交往的就是哥哥和嫂子。他们都很关心弟弟的状态,想方设法地推动他多出门,多交朋友。   有一天弟弟声称他交了一个女朋友,比安卡,哥哥嫂子当然十分激动。见面后就震惊了,原来比安卡是一个充气娃娃,是弟弟从网上订购的。     ...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6日 15:14

看不惯又离不开丨反馈实验040

往期干预   原文:《反抗有时就是不反抗丨反馈实验038   跟焦虑闹掰   问:   开门见山的说,我跟自己的焦虑闹掰了。   我一直都很焦虑,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年来也起起落落。咨询做过,应对方法也学了不少,冥想,呼吸法,运动等等。但只有暂时的缓解,没见到长期的改变。   我现在已经不愿意做任何应对了,因为越来越像填补无底洞。如果不会好转,做了很多练习,焦虑依旧容易触发又难以平息,...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2日 19:47

他们的柔软需要被看见

他们的柔软需要被看见 题图:《摔跤吧!爸爸》   作为常年帮家庭解决问题的心理学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小学生家长,最近被问了很多「怎样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是否由家长的焦虑导致」这类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1. 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否显著高于以往?家长焦虑是否过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有多大?谁影响了谁?……这些命题在学术上是有判断标准的。没有证据之前,我给不了支持或反对的结论。只能先把它们当成一些假设,谈一...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0日 20:00

把声音关到罐子里

为了改善我的慢性鼻炎,听从朋友的建议,我从九月开始每两天游一次泳。上大学那时候为了应付考试,勉强可以在水里扑腾两百米,但其实连换气都不会,更毫无速度和技巧可言。现在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想从头开始学起,未免有点吃力。   我总是选择早上开馆的时间,原因是人少。如果一条泳道有人,我就难免觉得自己碍手碍脚。他们从我身边加速超过的时候,我仿佛可以听到他们不屑的嘲讽声:「哪来这么一个挡路的麻瓜?」   但没...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19日 10:15

明知无用的事丨反馈实验039

假期暂停了一周,重启我的线上问答干预。

最近越发体会到,干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人们的直觉。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会按照直觉应对问题,而直觉应对不了的问题,就会作为疑难杂症呈现到我们面前。我们当然必须换一种应对方式。那么新的应对方式,往往就是反直觉的。

不上学的孩子,直觉的应对方式是催促她上学,但是用过了各种方法催促都没有用,越催越抗拒,那就不要再催了。直觉的方法不起效。换一种应对,那就是允许她...

阅读全文>>